比追求需求价值更高级的产品思维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10/11 14:18:21 浏览量  814 喜欢  10
导读:产品经理怎样做才算更专业?

比追求需求价值更高级的产品思维

十一假期结束了,牛马人终究要回归牛马生活,希望大家在8天长假里都能得到彻底的放松,以更好的心态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操蛋事。

在如今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下,各大公司都对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产品经理更专业,能够带来更大的价值。但到底要怎么做,很多老板们除了在工作积极性和需求文档规范性上提要求外,似乎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行动。但这些方面的专业性只能是表面的,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如果想改变的更彻底,就需要从产品思维上有新的输入。相信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会要求产品经理评估需求价值和收益,但其实还有比追求需求价值更高级的产品思维方式,如果习得了,就如同学会了九阳神功,产品能力也会随之突飞猛进。

老规矩,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来自一个真实的工作案例。

01  A公司的新问题

 A公司的业务模式为闪购,主营3C电子产品,货源主要来自于商家寄卖,由商家提前把商品送到指定的仓库,入仓验收合格后再开始销售。为了方便商家送货,A公司的仓库都建在商户集中的核心城市,比如深圳、上海、成都、济南等,通常商户半小时之内就能把货送到,存取都很方便,几年下来,公司业务越来越好,大多数商家也都在平台上挣到了不菲的利润,合作很愉快。

然而今年6月,却出现了问题。

和往年618一样,公司会在4月份开始预测618的单量,并分派任务到给各个城市的商家BD,让商家提前送货到仓库。因为上海地区的业务增长较快,安排给上海地区的商家备货任务是5万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本来是挺好的事情,商户管理团队接到任务后,很积极的动员商家开始备货,商家也很积极的配合,开始陆续往上海仓送货。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问题出在仓库库容和产能上。因为上海仓库地处市中心,面积有限,5月初就发现库容快不够用了,上海仓的仓储经理反馈,如果商家继续送货,到5月下旬就会出现严重爆仓。

问题很严重,但好在问题发现的及时,还有时间解决。

02  沮丧的小Q 

在收到上海仓的反馈后,集团仓储总部迅速讨论解决方案,发现同期上海周边城市,南京、杭州仓库产能富余。从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总部给的解决方案是,调整商家送货的分单策略,由之前的商家自主选择最近的仓库,升级为由系统智能分配仓库,每日设定商家可送货的产能上限,超过上限就分配到周边城市的仓库。

产品经理小Q接到业务方强仔提的需求以后,仔细评估了需求的背景和收益,觉得背景清晰、需求合理,收益很大,于是紧急立项,开始开发…...

一周以后,系统如期上线,大家都期待着上海仓回传喜讯…..结果事与愿违,当天就有部分商家跳将起来,表示公司不应该擅作主张把自己的货分配到外地去。事情持续到第二天更严重了,商家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大,很多商家表示再不调整,就不再跟平台合作了。

小Q很着急,拉着强仔一起复盘问题出在哪了。背景、目标、收益、方案都没问题,那到底哪一环节出问题了呢?

仔细分析,才发现,原来总部在制定方案时,只考虑了仓库部门这边的情况,商户管理部门只做了简单沟通,并没有考虑到商家的反应。强仔和小张接到的任务也只是快速落地,并没有多想,按照历史经验评估背景收益是合理的,就开干了,结果就是:项目中最重要的角色:“商家”被忽略了,酿成了上线后的恶果。

小Q很沮丧,想解决问题,但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按照强仔的要求,先把项目回滚,再考虑新的解决方案…...

03  重新破局

在周四的部门周会上,小Q跟老大反馈了这个问题,经过老大的一番分析指点,小Q顿时有了主意。会后,小Q迅速找到强仔,按照老大给的建议,向他分析了目前的现状:

首先,站在仓储部门,上海库目前的库容告急,时间紧迫,重新找新仓肯定来不及,再说,单纯只为了618这一次大促租个新仓,过后就用不上了,ROI太低。所以,要是能利用南京和杭州仓的富余产能肯定是最好的。

其次,当前这个项目最大的阻碍在于商家的意愿问题,只要商家愿意送往其它城市仓,自然就成了。所以问题的根本就是先调研清楚为什么商家会有如此大的抵触?然后再针对性的寻找解决方案。

经过这么一通分析,小Q和强仔立即有了新的思路,他们找到商管负责人阿南,花了2天时间一起走访了几家大商家,调研了商家不愿意送货到杭州和南京的原因,发现最核心的是原因是新策略下,增加了商家的物流成本和来回的时间成本,不如之前直接送到上海仓方便。本质上还是目前的物流费用是由商家自行承担,跨城送货要额外承担更多的物流成本,导致商家利润变低了,所以商家不愿意了。

调研清楚以后,阿南和强仔迅速出具了一个针对618期间商家送货到其它城市仓的解决方案:所有运费由平台承担,同时,针对送货到其它城市的商品订单,额外给一定的补贴。

这样,在不影响现有整体流程和制度的基础之上,很好的解决了商家的疑虑。2天后,项目重新上线启用,商家果然不再抵触了,而且很乐意送货到其它仓……

经过这一次跌宕的项目经历,小Q对之前自己处理需求的方式有了新的思考。遥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跟着导师学习产品技能,基本上接到需求

思考最多的是需求如何实现;随着对业务的了解越来越深,自己开始有能力和业务探讨需求的背景和收益了,自己做的需求也越来越有价值了。但通过这个项目,发现只关注需求价值,似乎还少了些什么…...

04  更高级的产品思维

故事先讲到这,我们回顾一下小Q的项目经历,共经历了两个过程:

过程一:分单策略快速上线,但因商家抵触而不得不回滚;

过程二:联系阿南做商家调研,并出具新的商家政策,解决了商家意愿度问题,项目重新上线成功。

对于过程一的失败,站在产品经理的职责边界来说,小Q似乎做的无可厚非,但要站在项目结果上来看,这样的无可厚非除了为自己撇清责任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公司的成本付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

如果要做的更好,小Q还需要弥补一种新的产品思维:成败思维。这是一种比追求需求价值更高纬度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产品经理站在业务相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根因和解决方案,不再局限于系统方案本身,思考问题就会更加周全了。

参考小Q的成长历程,也是大部分产品经理的成长过程。从思维方式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需求实现思维,主要思考怎么做。通常在初级产品经理的身上比较常见,因为自身还在学习业务和产品技能阶段,还不具备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力,所以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业务需求转换为系统功能,并没有过多的需求分析;

阶段二:需求价值思维,主要思考做不做。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产品经理来说,具备了和业务探讨业务价值的实力,能够在了解项目背景目标的过程中分析需求的合理性和ROI,保证让研发的投入更有价值。对于大部分产品经理来说,到第二阶段已经合格了;

阶段三:项目成败思维,主要思考怎么做成。对于有使命感的产品经理来说,要的是项目结果成功,而不是系统需求上线成功,毕竟系统需求只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环节,若要项目成功,还有更多因素需要考虑。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和业务方是站在相同的高度的,有些项目甚至由产品经理直接主导推进。

比追求需求价值更高级的产品思维

三种产品思维

如果按照成败思维将项目重新做一次,小Q的思考过程一定是这样的:

上海仓即将爆仓,强仔提需求希望升级分单策略,让商家能够送货到上海仓之外的仓库。这个项目的价值很清晰,可以干。但,如果要成功,只需要改动系统吗?是否还有其它影响因素?让我想一想。

等等,商家是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他们不配合,项目肯定无法成功。那么策略调整后,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吗?这一点我和强仔似乎都给忽略了。所以,在开始需求之前,我们应该先找阿南一起调研一下商家的反馈,再综合评估一下解决方案。

于是,在系统需求开始开发前,小Q和强仔就能发现商家的顾虑,并及时出具相关政策了,项目上线当天就能收获喜讯了,不至于遭到商家的强烈反对而回滚。看看,是不是明显不一样了?

05  结语

回到开头的话题里,产品经理怎样做才算更专业?木笔思考良久,无非就如下两点:

一、向内求。提升系统架构能力,将自己的专业领域建设的更加健全,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像架构师的产品人,能够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承接业务的需求。

二、向外求。以解决业务问题为目标,锻炼自己的成败思维,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像业务的产品人,把项目做成,而不是把需求做成。

比追求需求价值更高级的产品思维

▲更专业的产品经理

END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