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研这个工种没有出路,但工作方法有捷径

     分类 [产品经理]
2024/4/18 14:45:42 浏览量  1072 喜欢  69
导读:用研这个工种没有出路,但工作方法有捷径。我在 2018 年发明了一个新的用研流程。

用研这个工种没有出路,但工作方法有捷径

都是老话,但去年又有新经历,忍不住再聊一聊。

2015 年,我在携程参加一个高级别的会议。其中一个议题是用研部门讲某业务的市场与用户分析,PPT 很华丽,讲解节奏也很好,讲着讲着老板就发脾气了:讲这些常识有什么意义?哪些是我们不知道的洞察?

的确,华丽 PPT 的背后几乎都是大路货,不具备多少新鲜的(都别说深刻了)行业认知。

这让我想起 2010 年,我在网易杭州研究院听用研组的博客市场分析报告,我的评价也很刻薄:1/3 是常识,1/3 不是常识但我们早就知道了,还有 1/3 我们不知道,但也没什么业务指导价值。

去年我曾经接受用研部门的咨询。对方希望能为公司贡献更大的价值,更深入地参与到产品运营中。

我叹了口气回答:如果你希望用研能贡献更大的价值,意味着你得深入理解每一个功能,每一个页面的产品上下文,知道其中有哪些约束,哪些权衡。

但如果一个人,他已经了解到了如此地步,你相信我,他不会甘心做用研的,他会直接转职去做产品或者运营岗,个人能力创造最大化的收益。

因此,我对用研这个部门是非常悲观的,大厂纷纷把用研改造成了更高级的商分部门,从商业分析的层面,而不是从用户研究的层面去进行工作,为管理层提供决策背景信息。

用户研究原本就应该是产品和运营的本职工作,毕竟他们掌握最多的背景信息,用户研究的结果也得以更有效率地落地。

但困难之处在于,应该做好用研的产品和运营,大部分都做不好用研——因为这的确是一件有着相当技术含量的事情。如前所述,专业的用研部门其实也做不好用研。产品运营用研不专业,用研部门又不懂业务。

所以我在 2018 年发明了一个新的用研流程。

第一步、招聘实习生或应届生,一组大约 3 人。工作内容很枯燥,只有新人的低阈值和高好奇心,才能在半年内认认真真地来做这件事。过了半年,我就换一拨人。

第二步,我来设计用研的命题,通常是我自己关心的一个业务方向。接下来重点来了——我会亲手把这个命题翻译成:
  • 用户取样规则
  • 问题清单(每一期大约 10 个,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技巧去提问)
  • 每个问题背后,我真正想要了解的是什么

设计命题与清单,并和用研小组沟通,只花费我 30 分钟时间。

第三步,每周开 1-2 次小会,每次会议 60-90 分钟。我的议程设置是:
  1. 发起问题①的用研回收
  2. 用研小组轮流讲各自对问题①的访谈结果,包括定量(关键参数统计)和定性(注重复述用户金句)
  3. 问题①轮流讲完以后,我来对这一项用户访谈进行总结,我怎么理解这个问题与用户场景
  4. 发起问题②的用研回收,如此循环下去

最重要的,就是步骤 3.3。一方面井然有序地回收了结果,另一方面,我和在场的小朋友同步我的思考,他们从中获益良多,不仅增长见识,也能充分理解每一个问题的背景与目的,增强理解用户场景与用户心理。这种强烈的正反馈,会激励小朋友非常认真地去做下一次的用研。

而我也会把用研做得最好的小朋友,半年后从实习生转正,或是推荐别的工作,或是安排应届生到合适的岗位——这半年里我对他已有充分的了解。

这么做,相当于找一些素质好的新人支付体力(换取经验值),交付第一手资料(我不爱吃别人的二手货);而我支付脑力,在足够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背景下,快速运算出结果。

以及三个人同时调研同一批问题,也存在内部竞争,利于减少疏漏。

如果不这么做,而是传统的下发笼统任务,交付文档报告,那么用研并不能准确地理解执行任务,更不能高质量地总结输出报告,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自己是一个极端的 i 人,绝对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但我可以设计流程,牵引着一个小组的人,按我的要求交付用研结果,比我逼着自己去做用研耐心细致多了。我由此得以避开自己的社交短板,把注意力放在擅长的重脑力思考与内部沟通上面。

2018-2019,2020-2021,这个方法我用过两次,相当好使,交付质量相当之高。而 2023-2024,有知有行有很好的用户运营组,也能帮助我完成这样的用户调研工作,感谢同事,长短互补。

内容来自“用思考交换思考”的 PM 思辨社区「犬校」。©2017-2024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