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长?我从历史中悟出了一条规律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11/13 9:38:56 浏览量  1631 喜欢  72
导读:如何成长的一点思考

如何成长?我从历史中悟出了一条规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周末读了王觉仁老师的《大唐兴亡三百年》中的一段历史,深刻剖析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传奇一生,早年励精图治,拨乱反正;中年举贤任能,创造了开元盛世,使万国来朝,并演绎了与杨贵妃的千古爱情;晚年怠慢朝政、宠信奸臣,以致安史之乱,落魄逃离长安,马嵬驿兵变时连最爱的杨贵妃都没能保护,最终虽重返长安,又遭宦官李辅国“逼迁上皇”,在甘露殿郁郁而终。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本书,那么李隆基无疑拥有非常华丽的封面和辉煌灿烂的正文,只可惜尾声极其潦草,令人不忍卒读,封底更是布满了灰尘和污垢。

读完这一段历史,又看了几遍王觉仁老师的精彩点评,不仅心潮澎湃,因为好久没看到这么深刻的见解了,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写点东西来记录一些自己的思考:关于成长的(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哦)。

01 唐玄宗与唐太宗的历史对比

为什么历史总是周而复始的不断重演?

我们到底从历史中能学到什么?

从历史到企业发展,再到个人成长,有什么规律可循吗?

为了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先看一看书中原文: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似乎很少有哪一个皇帝像李隆基这样,拥有落差如此巨大的一生——他所缔造的开元盛世雄踞于历史之巅,令后人叹为观止;可由他一手造成的安史之乱却把帝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亦足以令后人唏嘘扼腕。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落差?

从表面上来看,原因似乎并不复杂,无非是因为李隆基中年以后日渐堕落,荒疏朝政,导致奸臣当道,国事日非,从而最终催生了安史之乱。就像传统史家所言:“开元之初,贤臣当国”,“自天宝已还,小人道长”,总之一句话:“用人之失也!”(《旧唐书·玄宗本纪·史臣曰》)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会在中年以后完全变了一个人呢?答案也许就不那么简单了。

古人经常说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也就是说,历史上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皇帝并不只有李隆基一个,他只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而已。西哲也经常说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可见一旦没有外在力量的制约,任何人在巨大的事功和权力面前,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腐败和堕落。换言之,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李隆基个人的思想品质问题。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李隆基和唐太宗李世民拿来做一个对照。

我们都知道,早年的李隆基与李世民极为相似,他以“贞观之治”为执政范本,处处“依贞观故事”,时时刻刻向李世民看齐,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才使得“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从而缔造了一个“朝清道泰,垂三十年”的太平盛世。

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李隆基念兹在兹的执政范本、最让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其实并不是一块无瑕的白璧。在贞观中后期,李世民身上已渐露拒谏、骄奢之端倪,魏徵批评他“渐恶直言”“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马周批评他“营缮不休”,致使“百姓怨咨”,很多大臣也纷纷对他“崇饰宫宇,游赏池台”的行为进行劝谏,甚至连他最喜爱的嫔妃徐惠也由于当时“军旅亟动,宫室互兴”而上疏规谏。

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李世民不是在五十一岁那年英年早逝,而是像李隆基一样活到七十八岁,那么彪炳千秋、震烁古今的“贞观之治”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又会在后人心目中留下一个怎样的晚年形象呢?

再者,假如李隆基没有活到七十八岁高龄,而是像李世民那样英年早逝,那么他的历史形象是不是就会定格在开元时代,从而在后人心目中留下一个没有瑕疵的完美版呢?而骄奢淫逸的天宝时代,连同后来这个天翻地覆的“安史之乱”,是不是也就无从谈起了呢?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也就是说,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义上讲,从“权力腐败定律”的意义上讲,李世民英年早逝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而李隆基得享天年则很可能是一种不幸!

当然,这种幸与不幸不是对他们个人而言,而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其实,综观整个中国历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皇帝个人身上,更可以用在一个王朝身上。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在建国初期几乎都能做到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可一旦太平日久,就会无可挽回地走向腐败与堕落;然后一个新的政治集团揭竿而起,建立一个新的政权,相同的历史又会再度上演……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就是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里转着圈圈,转着愚蠢而又可悲的圈圈!

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两个字:制度。

准确地说,是四个字:专制制度。

无论古今中外,凡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制度都是很不靠谱的,不管这个权力是集中在一个人手上,还是集中在一个政治集团手上。而把百姓的福祉和国家的命运全部寄托在这个人(或从属于他的政治集团)身上,显然更不靠谱!

所幸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知道“法治”比“人治”要靠谱得多,已经知道一个普通公民的幸福是如何跟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的,更知道不能再把民众的福祉和国家的命运寄托在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身上。

但是,毋庸讳言,历史的惯性有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国家要从几千年的人治社会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国家,其道路通常要比人们预料得曲折,其过程似乎也要比人们想象的漫长得多。

也许,历史(最重要的是历史教训)就在这个时候具有了意义。

也许,所谓的“以史为鉴”“鉴往察来”这些话,就在这里具有了意义。(完)

从人性的角度对历史做的深刻解析,简直不要太过瘾!大家如果对唐朝历史感兴趣的,一定要看看这本《大唐兴亡三百年》。

02 历史、企业与个人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由于教训总是不被后人吸取,所以历史才会不断重演。

历史就是一个舞台,一批人上台打打杀杀,然后改朝换代,接着再上来的一批人打打杀杀,把这一批人赶下台,周而复始,就铸成了我们的5000年的历史长河。然而可悲的是,每次改朝换代,除了多了一些文化沉淀和故事外,历史这条主线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进步,和平时期何其短暂,能名留青史的帝王只有那么几位,大部分也和普通人的一生一样匆匆而过,成了史记里泛黄的那么几页篇章。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因为在封建体制下,我们从来没有摆脱人性的枷锁:权利、欲望、腐败。改朝换代并不是进步,只是换了一批当权者而已,如王老师所说,真正的进步并不是历史的前进,也不是文化和科技的进步,而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进步,法治的背后是建立一套约束机制。换言之,就是从依赖个人主义到依赖机制的转变,因为个人很难突破人性,但机制可以。同时,机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迭代,以适应新的周期。上到历史长河,中到国家和机构,下到每个企业和组织,甚至个人,似乎都是在朝着这种从个人到机制的路线在演进。

拿企业来说,那些百年企业都是基于健全的企业文化和机制进行传承的,而不是靠创始人本人的意志进行传承,否则一旦创始人不在了,企业就二世而亡了。

创业之初,创始人往往能够以一当百,靠个人能力打下事业根基,因为企业小,管理和决策也简单,所以初期基本上按创始人的安排就够了。但随着企业慢慢壮大,人和事变复杂了,单靠创始人个人精力就很难管控了,于是就出现了企业的法治:组织和文化。通过组织和文化建设机制来管理企业和员工,让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创始人就可以集中精力思考更长远的事,这个阶段会出现各种机制和流程,各个部门在机制下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即便是创始人本人,也变成了机制下的一环。

但是机制健全就完美吗?不。机制的背后是规则和制度,规则越多,约束就会越多,调整起来越麻烦,遇到例外情况,就会产生内耗,于是大公司通病就出现了。

那如何解决大公司通病呢?自然是减少这种流程和规则的约束,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减负,减少流程的节点,并让组织结构尽量扁平,有些大公司进行放权,分隔子事业部来闭环处理自己的业务和事情,其实都是为了让事情处理起来更加简单高效,就像供应链里推崇的“柔性策略”一样,在一套机制内,可以更加灵活的适配不同的供应链业务。

所以你看,企业的进步通常也是围绕着从人治到法治,再到精简法治这个规律来的。

03 个人该如何成长?

后,再说到我们个人成长的话题上来,如果想要不断进步,一样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的“法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时候我们没有知识,也不懂规则,做事情只凭自己的兴致,因此会经常犯错挨揍。为了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爸爸妈妈让我们上学读书,读书的过程就是完善自己的法治的过程,我们不断学习新鲜的知识,掌握社会和世间万物的运转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变成我们的知识储备,工作以后,我们就生活在这些储备的规则之内,知道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只要在规则内运转,我们就会越来越顺,犯错也就越来越少了。

但随着我们不断学习,知识储备越来越多,我们自身的内部机制也构建的越来越多,虽然成长很快,但有时候我们却会变得无所适从,好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思想变复杂了,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了,感觉出现了“大公司通病”,犹豫不决,内耗严重,很多人就在这个过程里变成了理论派、书呆子、纸上谈兵之流。

这是个人成长的瓶颈期,有些人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因为他们构建了一套高逼格的体系处理世事,看起来很高大上,足以让很自己横行天下(看看互联网里的那些所谓方法论和黑话),但这些体系并不好用,更不好变通,很难落地。

而更加有智慧的人会在这个时候继续突破自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直到完全变成自己的处事智慧,还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最终,他们的认知又提升了。

比如圣人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以后并没有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继续知行合一,论道和打仗时更加能够随机应变,最终成就一代心学大师,他的心学理论简单到只用“知行合一”四个字就能概括,却又能灵活应用到万事万物,并且流芳百世。

总结下来,个人成长路径是从无知到有知,再从有知到用知,最后是灵活用知。我们起初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内部机制,而后要学会打破我们固有的知识框架,不被固化思维禁锢,遇事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才是终极成长智慧。

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无为而治,或许是一条成长的规律吧!道理都懂,但真正能做到且能持续坚持的人却为数不多。

最后,看一段《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教张无忌练太极剑的精彩桥段:

张三丰:“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

无忌:“回太师傅,我只记得一大半”

张三丰:“ 那,现在呢?”

无忌:“已经剩下一小半了” 张三丰:“那,现在呢?”

无忌:“我已经把所有的全忘记了!” 张三丰:“好,你可以上了…”

如何成长?我从历史中悟出了一条规律

END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