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产品经理的“体制内”工作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11/7 9:12:00 浏览量  551 喜欢  49
导读:在当下环境下,能够有一份工作可能是更加重要的,等到经济情况再好了再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聊聊产品经理的“体制内”工作

随着这几年经济情况不好,身边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都在希望投递进入国企、央企甚至是体制内的事业单位。

甚至有的明明知道要离开一线城市,也愿意去做这个转变,就是看中了体制内的单位所谓的:“稳定”

我之前也分享过几类岗位,是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可以尝试的。

但是随着真的自己以身试则,你会发现,别人说的体制内的工作情况,好像和自己现实情况并不一样

比如我身边就有一位产品经理去了事业单位工作,即使在大家所谓的common sense下,都认为事业单位是稳定的,但是却仍然被裁员了。

趁着周末,分享下我身边那些真实的故事,相信你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所谓以“产品经理”身份进入“体制内”的工作本质。

所以到底体制内的机会是不是好事,你看这篇文章就会有结果。

1.面临直接的降薪,超过50%

一个产品经理选择进入体制内的工作机会,首先最先面临的是降薪,相比大厂互联网公司,银行类、运营商类、研究所类等体制内单位,首先体制内薪资待遇就没有那么高。

公务员 <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会根据所在城市再进行区分。

尤其在事业单位这个圈层理,岗位薪资待遇可能会面临超过一半的降低,加上没有股票期权的说法,可能就是凭着学历拿钱。

也就是说,在体制内,除了工资收入外,就没有其他收入了

2.体制内的工作,并不是所谓的“躺平”

互联网大厂里面的狼性文化,因为OKR等竞争关系,导致自己工作随时会面临着客观考核,变得不稳定。

而体制内的工作,因为被认为是没有这类管理机制,加上稳定的财政来源,被认为是稳定。

可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结束,许多体制内单位已经引入了相关的末位淘汰、KPI等机制,因为这些机制确实可以帮助体制内单位提升竞争力,以及降低管理成本优势。

产品经理进入体制内,也是会同样进入体制内相关的信息化建设部门,同样也会存在产品版本发布、数据安全、产品设计等系列工作,只要一切以业务相关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为基础。虽然没有互联网公司那样以自己的产品迭代、产品运营的刚强度需求,但仍然有研发环节,所以引入这些有效的机制至少是有帮助的。

因此,体制内的产品研发也会存在加班的情况,甚至是要求值夜班。(因为没有那么明细的人员分工岗位)

3.体制内的福利相当少

相比互联网公司的年轻文化,体制内的工作相关福利相对更少,比如节假日奖励、节假日福利、员工旅游出行等活动,都会比其他外面的互联网公司少甚至是没有,虽然这类福利算不上什么开销,很多人会把他当做蝇头小利不看重,可是这样也反映着背后工作的机制,要是你还年轻,那么就自然要学会忍受那种沉闷的氛围。

最重要的就是调休和加班费用,体制内是没有的这类说法的。除非你是其体制内的产研附属单位(也就是打着国企的名义,做体制内的垂直外包),就可能会存在加班或者调休

4.穷的稳定

在体制内工作,有时候被称之为穷的稳定,因为工资待遇确实相比互联网公司的太少了,而且由于在体制内的相关同事一般“生存”时间会比外部单位长,只有一个月一次的工资发放日,少了其他奖金,就会感受到穷的稳定。

好像每个月发了工资,就没了其他收入。

相比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跳槽得到高薪,即使可能只能待有限的几年时间,但相当于体制内工作若干年,毕竟在互联网公司可能面临的发展有太多。

5.体制内的IT研发难以上位

相比互联网公司,体制内的单位不是以科技驱动的企业,反而是以业务驱动的,所以IT相关的研发部门都成了公司的支撑部门,而不是核心战略部门。

医院以临床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主。

比如在事业单位里面,IT研发被称之为信息中心;在金融、运营商等会有单独的科技子公司来负责支撑集团的信息化业务。

所以IT相关人员难以往上走,而岗位的天花板就在哪里,想通过此实现财富自由或者大的岗位晋升,对于是产品经理这样的IT从业者是几乎没有机会的。想要做“一把手”,最多就是单位的一把手信息。

6.所有的体制内单位,都没有编制

打破编制的思想,至少现在2023年,进入体制内你的稳定就是仅限于转正后,可以给你几年劳动合同时间里面的工作,但是劳动合同之外的工作时间就不能保证了,因为不给你续签合同或者部门解散仍然是存在的。

而在一二线城市如果想要拿到编制,至少博士学历起步,而这样的学历也是人群占比非常少,至少对于学计算机的从业者,除了高校以外,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万里挑一出现一个博士,所以也就没有编制的说法了。

综上,如果你能够接受以上问题,那么再去选择体制内单位。尤其是现在哎一线、二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背景下,我们核心还是要注重自己的生活成本与发展期望。

当然,在当下环境下,能够有一份工作可能是更加重要的,等到经济情况再好了再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从本科毕业到30岁,也就几年工作时间,而决定后续职业发展天花板的,这几年尤为重要。在体制内,因为工作的业务属性、身边周围环境,就会更加垂直和狭隘。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