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职场女性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

     分类 [职场干货]
2023/8/23 11:27:55 浏览量  599 喜欢  51
导读: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平凡而普通的事情不会被人注意,正是这些“个例”,让整个环境、舆论充斥着对这种现象的不满,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生畏

尊重职场女性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原本对于这类话题我是不会碰的,尤其涉及到恋爱、婚姻、婆媳、两性这些。即便身边朋友在讨论,我也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因为这类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历史背景,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即便遇到一个很投契的人,聊完了又能怎样?

 

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所以,多数时候我会选择沉默。

 

今天要聊的这件事,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写下来。希望下面的讨论能够以相对客观的角度来审视。

 

无论你怎样想,它也许都是事实,却又不全是事实。

 

这个话题的起因在于前几天在群里聊女生找工作的问题,但凡到了“适龄”之后,未婚未育、已婚未育都会让面试变得异常艰难。

 

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些原因,忍受着当下的工作,想走而不敢走,期望尽快生娃之后,再另谋下家。

 

很多女生会因这些客观情况而无法通过面试,甚至都没有约面机会。我说,实在不行,就这样跟面试官说:

 

我其实是已经离婚了,孩子跟前夫,自己未来没有再结婚生孩子的打算。

 

这样也许面试通过率会高很多。但这句话的背后,真的是反映出适龄女性职场的心酸苦楚。

 

首先,我先来框定本文讨论的范围: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普通职场女性。

 

定义很关键,很多无端的争执都是因为定义不清所致。《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中,用了很重的篇幅来讲解“定义”,以及如何下定义。

 

女性的范围很大,职场女性的范围也很大,而今天只聊我们身边常见的,非领导层,但又有一定的能力,一定的自主性或者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在不断努力的普通女性打工人。

 

在我有限的职场经历中,仅以产品类,或业务类岗位来看,女生的综合素质是高于男生的。因为她们更踏实、更细心、更有韧性。

 

但是在招聘的时候,这类人并不在优先考虑范围内。虽然我之前的团队中大部分也是女生,但在招人初期,都会以男生优先为筛选条件。而这些女同事也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拿到offer,同时,我也不希望自己真的因为性别而违背良知。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我可能不是一位合格的团队管理者。

 

很多团队还会限制男女人数比例,即便面试通过,在向女生发offer时,各级领导都会问一句:她多大了?有孩子吗?能加班吗?

 

让这些本能胜任工作的女性一次次陷入职业焦虑。

 

明明我的能力并不差,难道仅是因为将来要休一个产假,就被另眼相待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这几个角度来看:

 

1、新生命的事实

 

理论上讲,从怀孕到生产,需要40周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虽然可以工作,但工作强度确实会降下来。除非其他同事没人性。

 

然后是产假,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公司规定不同,但即便没有158天,很多人也有128天,在遇到剖宫产、难产、双胞胎等对应增加假期天数。这是实休天数。

 

正常来讲,在孩子一岁以前还有哺乳假,即每天可以晚到或早走1小时。现在来看1小时似乎不多,但实际上,在互联网行业,这1小时时常意味着你今天不能加班,最终减少的时间是无法衡量的。

 

所以,一个新生命的培育和诞生,对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产假而已。

 

2、有些弱势群体很会“利用规则”

 

我有个朋友,刚工作的时候,和他一起来的一位女同事,入职三年,生了两个孩子,然后离职了。

 

他说,这位女同事基本上没有为公司做过什么贡献,本职工作完成的不好,隔三差五请假,但因为怀孕公司也不能怎样。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的领导说,以后再也不招未婚女生了。

 

我还有个朋友,他们公司入职了一位女生,面试的时候说自己单身,转正之后说自己怀孕了,不能加班了。后来生完孩子离职之后,还把公司给告了,说是在自己怀孕和哺乳假期间,领导安排超负荷工作。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的领导说,以后再也不招未婚女生了。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平凡而普通的事情不会被人注意,正是这些“个例”,让整个环境、舆论充斥着对这种现象的不满,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生畏。最终连累的,还是那些大部分的职场女性。

 

所谓几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

 

3、我受的罪,你也要受;我占的便宜,你不能占

 

大多数HR、HR总监之类的岗位,同样是女性。而且很多都是已经度过了那个尴尬求职阶段的“前辈”。

 

但也有一部分HR,或用人方的女高管,对于同样面临这样困境的求职者,竟毫无同情之心。究其原因,我觉得就是这节小标题的那句话。

 

因为我之前受过这样的不平等待遇,所以你凭什么能豁免?我当年因为自己运气好没有太为难,你可没我那么幸运了。很多中年女性的小肚鸡肠,就这样体现出来了。

 

最终化为一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由于以上三个重要的原因,致使用人单位宁可招不到人,也不愿试用适龄的职场女性。

 

另外,面对这样的现状,有些女性会选择深造学历,或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因为我刚刚考了在职研究生,所以关注到有些适龄女性会在这个阶段选择读书,以求毕业之后寻个稳定的工作,顺便在读书期间解决结婚和生娃的任务,可谓一举多得。

 

但是,如果在读书期间没有生孩子,毕业之后再去求职,可能会加重这份焦虑。

 

毕竟自己年龄又涨了三岁,而工作经验却没有涨,但因为学历提升了,心态和预期反而更高了。

 

你说纠结不纠结?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中的男性是否要为这个现象负责呢?我觉得也是需要负很大责任的,尤其是对于已婚男士而言。

 

前阵子刚读完的一本育儿书《最好的养育是不焦虑》,读到后面让我心情很复杂。

 

因为书中充斥着女性(宝妈)对男性(宝爸)的不满。什么“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都在影射这些不负责任,不懂得关心和投入的男性朋友们。

 

所以从某些情况来看,女性的焦虑也来自于男性的不作为。

 

我觉得婚后的男人还是要支棱起来,无论曾经自己是多么贪玩,多么懒散,还是要为自己的另一半负责,为自己的下一代负责,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增加在家庭上的时间投入,来减轻女性的压力,进而缓解女性的职场焦虑。

 

这份压力,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物质压力,更多来源于精神压力。

 

我以往的工作需要全国各地出差,也经常加班。今年换工作之后,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家庭和育儿这份长期事业中。正是这一选择,让我老婆从焦虑中走出来,休息时间可以和她的朋友约一约。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适龄女性的职场困境,她的另一半也要负至少三分之一的责任。

 

当然,如果作为男人你要问:凭啥?

 

那就凭你不用生孩子,不用涨奶,不用半夜喂奶,不用担心乳腺炎,不用骨盆修复吧。够吗?不够还有……

 

最后,我想说,尊重女性不只是嘴上说说。

 

女人找不到工作,更不会愿意结婚生孩子,这会是社会现象,并发展成了社会问题,需要自上而下从多维角度予以支持和解决。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多关爱一下身边的女性。

 

比如领导在申请招聘名额时,不要把年龄和性别卡的那么死,我们应该知道,当下团队所暴露出的问题,或者将来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性别因素就能左右的,更多还是在人才的培养、团队的管理模式以及产品力上找方法。

 

而女性朋友同样也要需要为自己证明,让录用你的人觉得真的很值,让没录用你的人后悔去吧。

 

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想要解决它,可能需要一代人,也可能愈演愈烈。但这并不妨碍有人不断前仆后继,

 

为此发声。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