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青睐清华系“大脑”,3年3次收购,电子工程系亮瞎眼

     分类 [Ai资讯]
2025/7/3 11:10:21 浏览量  132 喜欢  0
导读:黄仁勋直招。英伟达“AI军火库”,再添清华系当量人才。

英伟达青睐清华系“大脑”,3年3次收购,电子工程系亮瞎眼

6月28日,英伟达加州总部Voyager大楼的落地窗前,黄仁勋罕见脱下标志性皮衣,与联创AI创业公司Nexusflow的两位华人科学家并肩而立。

 

这张合影迅速引爆硅谷,两位联创——30岁的清华校友焦剑涛与95后天才朱邦华,也同时正式成为英伟达新晋核心科学家。

 

这是继2023年收购韩松团队、2025年吞并贾扬清创立的Lepton AI后,英伟达三年内第三次将有清华背景的AI创业公司及联创,收入囊中。

 

三代清华人横跨边缘计算、云服务、企业智能体三大领域,恰似三块精密齿轮,严丝合缝嵌入英伟达的技术霸权拼图。

 

英伟达青睐清华系“大脑”,3年3次收购,电子工程系亮瞎眼

英伟达青睐清华系“大脑”,3年3次收购,电子工程系亮瞎眼

上图:黄仁勋与焦剑涛握手合影,下图:与朱邦华合影

 

 

一家AI员工公司

 

焦剑涛是清华大学2011级电子工程系特奖得主,在汪玉教授指导下开发出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器,论文获国际设计自动化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

 

本科毕业后,焦剑涛在斯坦福大学读博,随后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及统计系的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优化与AI安全。焦剑涛主导开发的Athene-V2-72B-Agent在并行函数调用任务中超越GPT-4o,其统计最优大模型水印算法为安全部署提供新范式。

 

朱邦华,清华大学2014级电子系本科,在本科期间便与计算机系合作开发强化学习框架StarCraft-II,获国际AI顶会最佳演示奖。

 

之后,朱邦华获得伯克利博士学位,开发出权威评测框架LMArena及高性能模型Athene系列,在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ECE)担任助理教授,并兼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职,研究聚焦基础模型的理论、训练与评估。朱邦华构建的LMArena评测体系已成行业标准,被Llama-3.1技术报告采纳。

 

他们创办的Nexusflow,以130亿参数开源模型NexusRaven-V2震动业界——该模型在嵌套函数调用任务上成功率比GPT-4高出7个百分点,且完全规避版权风险。

 

不仅如此,Athene-V2-Agent在企业级智能体应用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技术将用于构建企业级“AI员工”平台。

 

Nexusflow以大模型与企业级AI Agents为核心,在函数调用和Agent应用技术上实现创新。焦剑涛团队的价值在于填补英伟达企业智能体的关键缺口,将直接被注入英伟达的Nemotron企业级智能体平台。

 

黄仁勋曾预言“未来所有公司都需要AI工厂”,Nemotron平台正在构建Nano/Super/Ultra三级算力梯度,目标直指“让AI取代初级白领”,而焦剑涛团队正是搭建“数字劳动力”平台的核心。

 

Nexusflow的收购,将与英伟达刚收购的加拿大公司CentML形成闭环——后者提供低功耗推理优化技术,让企业智能体在终端设备高效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过程中,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亲自招募Nexusflow的联合创始人,足以见得对这支团队的重视。

 

收购完成后,焦剑涛将担任英伟达研究总监兼高级科学家,朱邦华出任英伟达首席研究科学家,同样清华电子系毕业、担任Nexusflow CTO的Jian Zhang,则出任英伟达应用研究总监。

 

 

3年3公司一堆清华学子

 

焦剑涛与朱邦华的轨迹,与他们的清华前辈高度重合。
 
2023年,清华2007级校友韩松创办的边缘计算公司OmniML被英伟达收购,其核心技术整合进CUDA生态。2025年4月,比他们更早出道的清华2002级校友贾扬清的Lepton AI被英伟达以数亿美元吞并,其云原生平台蜕变为NVIDIA DGX Cloud Lepton。
 
贾扬清,2022年进入清华自动化系,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就读于此,借对嵌入式系统的深入研究,获清华特等奖学金,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他在博士期间创立并开源了如今业内耳熟能详的深度学习框架Caffe,先后供职于MetaAI任架构总监、阿里技术副总裁和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裁,直到2023年3月。之后,他创办Lepton AI公司。
 
Lepton AI专注于优化GPU云服务的平台,以“云原生+多云调度”技术颠覆行业,可高效处理AI推理任务(延迟<10ms),直接强化了英伟达的云端AI生态,帮助英伟达通过软件服务巩固硬件优势,加速了英伟达在AI infra领域的技术布局。
 
Lepton AI被收购后蜕变为NVIDIA DGX Cloud Lepton,成为对抗亚马逊AWS、谷歌TPU的关键武器。
 
韩松是清华电子工程系2007级毕业生,在算法竞赛中屡获佳绩,其参与的“冯如杯”科创项目成为清华学生科技创新标志。
 
两人均以满分绩点毕业,并赴美深造:贾扬清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创Caffe深度学习框架,韩松于斯坦福大学师从AI芯片权威兼英伟达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将边缘计算理论推向新高度,后出任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与韩松一道作为联创OmniML的CEO吴迪和CTO毛慧子,同样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吴迪是2008级学生,参与清华-微软联合实验室,研发的稀疏神经网络压缩技术被写入IEEE标准。毛慧子是2015级清华校友,在清华-伯克利双学位项目中,完成全球首个可重构光量子芯片设计。
 
在边缘计算芯片领域,英伟达仍面临一些尴尬。三人创办的OmniML,专注边缘设备机器学习优化,推动了轻量化模型部署上的突破,填补了英伟达在边缘计算场景的技术缺失。
 
 
清华电子系堪称亮眼
 
尽管入学年代不同,技术方向各有侧重,但这些清华人被英伟达纳入麾下的背后,有着共同的逻辑:顶尖学术背景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加持。其中,清华电子系堪称亮眼。
 
他们均在清华完成本科阶段的知识沉淀,随后于国际顶尖高校深造,将学术前沿理论转化为技术产品;契合英伟达生态需求,无论是深度学习框架、边缘计算优化,还是企业级AI Agents,其技术成果都迅速精准补位了英伟达的产业布局,快速转化成为英伟达在AI领域的竞争壁垒,持续巩固其行业霸主地位。
 
从交集上看,韩松参与的Efficient AI项目由英伟达与MIT联合发起,其于斯坦福大学师从的导师Bill Dally同时是英伟达首席科学家,贾扬清创办的公司主营业务本身就是出租英伟达GPU服务器,而焦剑涛在伯克利的导师Kurt Keutzer教授,是Nexusflow的四位联创之一,是英伟达学术合作项目核心成员。

据统计,英伟达2024年参与了50轮融资,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高于2023年的8.72亿美元和39轮融资。
 
从某种程度上说,包括清华系在内的科学家带来的不仅是代码,更是将学术前沿转化为产业核弹的能力。英伟达所购买的不仅是一间间公司,而是公司背后的人才及由他们驱动的未来竞争的入口。

 

主理:王俞现   整理编辑:曹天一  

主理微信:imerit  商务:yhxgj360 (V)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