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仔到产品经理,你还差这 3 个核心能力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8/28 9:32:30 浏览量  242 喜欢  5
导读:揭秘产品经理面试的 3 个核心能力。

从原型仔到产品经理,你还差这 3 个核心能力

大家好,我是好夕雷,一个爱分享 AI 和产品干货的职场 I 人。

最近又开始招产品了。好家伙,面了十几个候选人后,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尴尬的问题。很多简历上写着 5-8 年经验的产品经理,聊下来发现,根本就是个原型仔。

你让他画个原型,他能给你画出花来,但一问到业务、思考、方法论,就支支吾吾。说实话,这种产品至少占了 80%。想招个靠谱的太难了!

其实,想知道一个产品是不是水货,我主要就看这三点:快速学习、产品基础、自我驱动。

如何过滤掉 80% 的原型仔?

在我这,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最低的要求有三点:快速学习、产品基础、自我驱动。

听着有点虚?没事,我们把它们变成一个个问题,然后揉进面试里。

技巧 1:快速学习

有一道面试题我会经常问:你平时都是怎么提升自己的产品能力?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普通?像个开场白?但不同的产品经理,回答完全不一样。

大部分原型仔会说:“我平时会看看 B 站、刷刷产品网站,也会在工作中实践。”

听到这,我心里基本就呵呵了,说了等于没说。这种候选人大概率是个“产品蝗虫”,学习不成体系,知识全靠道听途说,想到哪是哪。

还有一些人回答:“我会看一些产品相关的书籍,或者参加一些线上培训课。”

比上一个好点,至少有付费学习的意识。我会继续追问“最近在看什么书?有什么收获?”他可能就卡壳了,或者只能说出个书名,里面的东西早就忘光了。这种属于态度型选手,知道要学,但学得不深。

很少有产品能回答:“我最近在看《俞军产品方法论》,重点学习了用户模型这一块。比如他提到的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这个观点让我对用户画像有了新的理解,在做 XX 功能时,我就是基于这个理论……”

能说出具体的书籍、具体的理论,还能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这说明他不仅学了,还思考了,尝试去用了。这种候选人,至少学习能力是过关的。

我认为的满分答案:

“我的学习主要分两块。一块是像刚才说的,通过看书、看文章,系统性地输入。另一块更重要,是把工作本身当成最好的学习材料,通过不断复盘总结,形成自己的产品方法论。

比如,我之前负责公司 App 的拉新,就把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用户增长理论,都研究了一遍。但我发现生搬硬套不行,我们产品的用户有自己的特点。于是我结合业务,把 AARRR 优化成了自己的五步增长模型(引流-激活-首单-复购-分享),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数据指标,我给你画个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能力了,他有能力把外部的知识内化,并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抽象出一套可以复用的产品方法论。

如果面试中听到这种回答,那你别再犹豫啦,赶紧让 HR 抢人吧!

技巧 2:产品基础

如果候选人不是计算机出身的,我会指着简历上的专业问:“我看你大学不是学计算机或交互设计的,那你的产品基础能力怎么样?”

这个问题有点冒犯,但很直接。很多非科班的产品仔,心里其实是虚的。

我听到过很多盲目自信的回答:“我觉得没问题,基本功挺好的,自己打 8 分吧。”

然后你问他什么是 UML、SQL 写过没,他一脸懵逼。兄弟,自信是好事,但不能自负啊。

我认为勉强及格的:“UML、SQL、组件规范这些,我会其中一两个。SQL 我会……”

回答的还行,至少知道产品经理需要懂点技术和设计语言,能跟开发和设计对得上话,不至于鸡同鸭讲。

对我来说 70 分的回答是:“我系统学过产品设计的知识,像 UML  的用例图、时序图,数据库的 SQL 查询,还有数据分析和版本规划,这些我都能独立完成。我给自己打 7-8 分。对于版本规划我的经验是……”

这类候选人不仅会用工具,还对相关规范和底层逻辑有了解。招他进来的话,能很快上手,把活儿干得又快又好。

我认为接近满分的话术是:

“我认为我的产品基础比较扎实,可以给自己打 8 分。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这反而让我更注重基本功的系统性学习。像产品经理必备的硬技能,比如 A、B、C、D、E 这些,我都熟练掌握了。

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围绕了【如何创造用户价值】这件事,建立了自己的产品知识体系。比如,什么时候该需求调研,什么时候该数据分析;一个功能,从业务需求到技术实现,会经历哪些关键节点,每个节点需要哪些文档来支撑,这些我都有一套自己的 SOP(标准作业程序),方便的话我给你分享下我的产品工作流……”

看到没,满分选手已经超越了【单点努力】,进入了【维度思考】。他不是在罗列自己会什么工具,而是在展示自己如何组织这些工具,去高效、高质量地解决一个个复杂的产品问题。他有自己的产品武器库,并且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武器。

技巧 3:自我驱动

第三个问题,也是我最看重的:“在你的产品工作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抗压能力,都可以通过这个问题看穿。

有的人会说,工作的困难是“跟开发沟通不畅、需求老是变更”。老实讲,这也能算困难吗?这 TM 是产品的日常好吗!说这些的,基本可以判断他只是在应付工作。

我认为的满分答案是什么?是那种他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定义问题,最后漂亮地解决问题的复盘分享。

比如,“我发现公司几个业务线的用户系统都是独立的,数据不通,用户体验很差,也浪费开发资源。我主动牵头,顶着各方压力,拉着几个业务负责人和技术老大,前前后后开了十几次会,把系统重新设计了一遍,最终推动了统一用户中心的建立。虽然过程很痛苦,但上线后,用户注册率提升了 20%,开发效率也高了不少。”

看到区别了吗?前者在抱怨环境,后者在改变环境。这才是一个产品经理该有的样子。

附加题:AI 探索

最后,如果你想招一个高潜力的产品经理,可以和他聊聊 AI。

现在 AI 太火了,一个产品经理不懂 AI,就像十年前不懂移动互联网一样,迟早要被淘汰。

我一般会从三个维度来判断:

  1. AI 认知:他至少得知道一些 AI 的基本知识,面试中可以问他关于 RAG、Agent、MCP 等概念,他不能一脸懵逼,完全答不上来;
  2. AI 实践:我可能会问:“你自己用过哪些 AI 工具?用 Coze 或者 Dify 搭过自己的智能体吗?体验过 Cursor 或者 Trae 辅助写代码和文档吗?”一个对 AI 有热情的产品,不可能没动手玩过;
  3. AI 方案:这是对候选人更高的要求,我关心的是他有没有想过,如何把 AI 用到公司的产品中,去解决某个具体的业务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或者一个失败的尝试都行。这代表他具备了把新兴技术和业务场景,进行有机结合的产品视野,这是未来产品经理最稀缺的能力之一。

如果一个产品候选人,能在这三个层面都给出不错的答案,那他绝对值得你招进团队,花更多资源进行培养。

产品专栏推荐

推荐一个不错的产品专栏。

这是纯银大佬主理的产品分析专栏,涵盖产品思维、行业分析、职场经验等核心话题,每篇都是干货满满的实战总结。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或对互联网产品感兴趣,这个专栏绝对值得订阅。现在购买无限季还能获赠前 7 季的所有内容,性价比很高。

结语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说实话,面试是个玄学,但通过这几个问题,至少能帮你筛掉大部分不靠谱的原型仔了。

核心就一句话:别只看他做了什么,而要看他怎么思考。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是个有想法、爱思考、能折腾的人。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你在找人或面试的路上,少踩点坑。

我是好夕雷,下期再见。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