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的困境,不是价格低那么简单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8/29 10:24:47 浏览量  528 喜欢  1
导读:三个层面的原因

国产化替代的困境,不是价格低那么简单

昨天发了一篇文章国产化替代,终于被我们自己玩死了,分析了国产化软件替代项目的困境。

很多朋友把问题归咎于甲方不认可软件公司的劳动,给的价格太低,导致软件公司为了控制成本,无下限降低交付质量,最终造成项目“惨案”。

诚然,价格太低,就雇不起好的团队,无法研发高质量产品,也无法交付高质量项目。

但是,难道价格提上去,国产化替代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吗?

持有这个观点的朋友,恐怕是想得太简单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位在Top国产ERP公司的朋友给我说:其实有些项目的价格是很高的,利润空间也很足,但交付一样做得很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背后涉及到国产软件公司的战略、策略、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不解决,单纯的提高项目价格,只能掩盖问题,而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首先,很多国产软件公司并没有真正把“客户价值”放在首位。

比如,AI来了,很多国产软件公司忙于炒作概念,指望借着客户的AI焦虑狠狠割一笔,而不是踏实和客户共创,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最典型的就是某些AI一体机,客户买回去,一点用都没有,纯纯的韭菜。

初心错了,项目怎么能成功呢?

另外,很多国内软件公司在销售、交付、风控等方面的策略,都存在很大问题。

举个例子。国外软件公司在签署合同时,每一个条款都会严格把关。比如付款方式、需求清单等,尽可能控制交付风险。

但很多国产软件公司为了尽快拿下项目,根本没有把需求搞清楚,甚至故意把条款写得很宽松,结果导致客户无底线的扩大项目范围。

再举个例子,国外软件公司非常看重项目交付的质量。

比如,在项目交付过程中,Oracle公司的监管部门会到项目巡查,听取客户对项目的意见,搞得项目总监和项目经理都很紧张,生怕被客户投诉。

反观很多国内软件公司的质量管理形同虚设,高层只会去那些客户关系好的项目巡查,根本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对交付团队的考核不合理、给合作伙伴的分成比例太低等等,听完就会让你感叹“原来项目失败是有原因的”。

最后,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国产化替代既是很大的机会,也是很大的挑战。

搞国产化替代的大部分都是超大型企业。而在信息化建设上,中小企业和超大企业就像是两个物种。

举个例子,当软件标准功能和业务流程出现了差异,小企业的老板会说:我们调整一下流程,来适应软件。但是大企业的用户则会说:软件必须二次开发,来适应我们的流程!

倒不是大企业的用户苛刻,而是大企业的流程非常复杂,复杂到很难去改动。

所以,做大企业的项目,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

首先,你得熟悉大企业的业务,否则根本没有资格和用户平等对话,更不可能搞清楚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制定出双赢的方案。

其次,项目交付必须足够专业。比如项目团队要长期驻场,确保每一个任务能够用最高的效率完成;项目经理要足够优秀,能够搞定客户高层,控制好项目风险。

但是,很多国产软件公司还在用服务中小企业的方法来服务超大型企业,比如开发人员不驻场,远程二次开发,再比如项目经理不够专业,甚至用实习生来填充人天。

正是存在这些问题,很多“高价格的项目”一样搞得一团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怎么解决?

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归“客户价值”的初心,不能过于急功近利。

然后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客户群体的差异,对于组织、制度和策略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或者适配。

最后就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比如没有合适的项目经理,就不要轻易去接大项目,更不要打价格战。

不过,理论上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有解的,所以我对国产化替代仍然抱有很大的信心。

就像中国SaaS一样,在经历了寒冬以后,已经迎来了全行业盈利的春天。

我相信,中国软件的春天,也已经不远了。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