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做方案的组合商
即使明确知道自己的团队素质和水平,但也坚持自研。觉得只要团队花时间,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产品,忘记了合作。
到最后,却上线了一个四不像的产品,很可能是一个用户完全不会用的。要么就是响应时间慢,要么就是交互复杂,要么就是不够准确,忽略了竞品的本身优势。
所以我认为,当一个产品经理真的走进了产品专家,不是去打造一个产品,而是知道如何给用户当前场景下,提供一个最适合的产品。
可能这个产品,就连用户都没有想到原来还可以这样。
曾经罗永浩在公开会议上说:“现在国内的手机厂商都是叫做手机方案组合商,都是用的别人的,装什么孙子”。
看起来好像别人没有创新,但实际上别人本质上是解决了用户场景下的问题,给用户提供最性价比、最好性能的手机就是最好的一件事。
MVP:指的是找到用户的最核心场景
以前,我们都说MVP是一个最小化产品设计方案。而我更认为MVP是最核心的场景。当有用户真的使用之后,才会开始投入自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MVP产品。
不要动不动就自研,要学会找到MVP场景
当然,一家公司招聘产品经理,自然就会有研发的需求。可是我们的产品也是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的,我们可以选择把核心单元模块交给外部人,即使别人是小公司。
别只是停留在大厂的产品
做产品经理的同学,要是接入第三方,他们心里只能接受大厂的,觉得用户体验、性能有保障。其他中小企业的产品则是不看好,甚至认为别人没有一点竞争力,自己也能做。
可是一旦研发就会发现,自己预想的和实际完全不一样的。
要关注那些在行业里做得好的垂直领域产品,即使他们的企业是小企业,也应该好好利用起来。
其实和制造手机一样,做“方案组合商”并不差。现在几乎大部分产品都会使用阿里云、微信登录、微信小程序,因为用的人多,大家就把他当做自己产品的一部分了,而把其他类的产品就当做是借鉴或者抄袭了。
产品经理的竞争力:方案组合商
到最后,产品经理一定是方案组合商,虽然我们也要做产品设计、产品框架,但是里面到底是咱们自己研发还是调用,那就不一定了。
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经理,一定会在不同生命周期选择方案进行组合,再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个共性UI即可。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