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程驱动行为,《华为铁三角工作法》读后感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5/17 19:47:20 浏览量  1776 喜欢  23
导读:离开人,还能转

用流程驱动行为,《华为铁三角工作法》读后感

用流程驱动行为,《华为铁三角工作法》读后感

这是今年读完的第24本书,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是在3月下旬首次接触到“铁三角”工作法,并需要将产品相关的规划工作与铁三角结合起来。当时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总没有将铁三角的模式讲清楚

 

于是我只能结合公司的相关材料,和同事讨论,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思考,终于耗费了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工作任务

 

当我开始阅读十几分钟之后,真是后悔在工作时没有遇到这本书,否则我能更全面的理解这种工作模式,能够为自己的方案注入一些新的思路

 

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写的不错,受众读者比较广泛,把华为的管理过程变革和铁三角模式(销售经理、方案经理、交付经理组成的最小化“作战单元”)讲的比较透彻

 

而后半部分对于销售相关的内容描述的更加具体,适合销售经理、售前经理、企业高管阅读,对于产品经理则有些“用不上”。所以后续的内容我读的也比较快

 

铁三角演变发展的三个阶段:1.跨部门团队,包括共同目标、聚焦客户服务、权责利分明;2.平台化建设,包括特种部队协同、多个中心、公司大平台;3.流程型组织,包括业务流主体、授权机制等

 

前几年我在工作中也会涉及产品、售前、交付三者之间的角色互换,经常和销售经理一起参与售前阶段,所以抛开这次工作中对于“铁三角”工作单元的协作与优化,更多的时间也在复盘过去的售前过程

 

大多数公司的销售、售前(方案)、产品、交付四个角色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所以在为了同一个大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壁垒,也会涉及不同部门的不同细分目标

 

比如对于某个产品条线的售前团队,更多是接收销售的信息。而销售的信息存在“垄断”,或者说存在很多“不可验证性”。即我们不知道销售提供的信息是否为正确信息,是否存在较高的时效性,是否能够将客户的意向、商机理解透彻。因此在后续的方案层面,很可能与客户的实际诉求相背离

 

比如一个销售人员负责多款产品的推广,有些人会选择好推的产品,把精力投入到他认为更重要,更容易完成KPI的事情上。而对于售前和产品团队来说,每一个合作机会都至关重要,都希望能够得到销售同事的鼎力支持。因此双方的目标差异也会致使对于客户服务和客户方案的投入偏差

 

比如优秀销售的可替代性很小,但从企业的良性发展来看,越是这样的“能人”,越容易形成过度依赖,并且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不良发展形式

 

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来“根治”。通过快速协作、统一考核指标、分层分级分类管理,形成最小化作战单元来解决

即通过流程驱动目标,流程驱动执行,流程驱动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从宏观拉通多工种协作,多岗位结合

 

然而这一系列的管理变革又非一朝一夕,稍有不慎很容易打乱现阶段的“伪平衡”。就像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样,但凡涉及到流程和管理的修订,都会让大家非常不适应,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一位企业高管在产品发布会中提到:转型可能意味着今天完蛋,不转型则意味着明天完蛋

 

而体系和流程的价值,在于企业离了谁,都能继续运转起来

 

就像本书中的一句话: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系统可以为人赋能,系统也驱动着人工作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明天见~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