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的冬天过去,那春天还有多远?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9/22 16:33:41 浏览量  418 喜欢  8
导读:接下来,SaaS行业将迎来真正的挑战

SaaS的冬天过去,那春天还有多远?

近期,SaaS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财报,有赞、明源云、微盟等公司已成功扭亏为盈,金蝶、北森等公司也离盈利不远了。还有很多未上市的头部SaaS公司,据我了解,都已盈利或者接近盈利。

毫无疑问,中国SaaS的寒冬已经过去了。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SaaS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呢?

当然不是。给大家举个例子:某SaaS公司虽然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客户数、员工数却在不断下滑。

从好的一面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客户质量提升,员工人效提升;但是从不好的一面来看,其实是过度看重“短期盈利”,从而放弃了“长期发展”。

毕竟,客户数才是最大的基本盘,过度聚焦于少量大客户,未来的增长空间令人担忧。

而人效的提升主要不是来自产品价值的提升,而是来自“降本增效”,说白了就是裁员、降薪,这同样很难持续。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这种现象不好,恰恰相反,这是SaaS泡沫破灭以后的必然选择: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意识到:对于头部SaaS公司来说,盈利并不是最大的挑战。

毕竟这些头部SaaS公司,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客户大盘,加上SaaS粘性很强,只要主动放弃不赚钱的客户,就很容易收敛到盈利边界。

但是接下来,SaaS行业将迎来真正的挑战:如何在保持盈利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来看,主要有两条路:一是出海,二是AI

海外的市场空间很大,欧美、日本企业的付费意愿也更强。

AI产品不仅仅可以向现有客户交叉复购,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出新的客户群体。

但是,对于大多数SaaS公司来说,短期内,这两条路都很难。

出海的问题是成本太高、市场开拓难度太大。

不仅仅是资金成本高,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比如,很多SaaS创业者虽然去海外逛了逛,但是主要精力还放在国内,这种“旅游式出海”当然很难有结果。

而就算创业者“肉身出海”,海外市场的开拓难度也很大。毕竟中国创业者普遍缺乏海外生活、工作的经验,如何建立海外团队,如何获得国外客户的信任,都是挑战重重。

至于AI,用一句话来形容现状:客户根本不愿意付费。

核心在于,现阶段的AI产品主要是在老功能基础上增加AI能力,对于客户来说,价值增量有限,很难单独付费。

最好的办法还是做原生AI。但是由于AI技术缺陷、客户信息化基础不足等问题,很难找到高价值、可落地的场景。

当然了,我个人对AI仍然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虽然AIB端存在不小的泡沫,但是在C端的渗透率非常惊人。

这种C端和B端的割裂不会长期存在,毕竟ToBToC的用户其实是同一批人。

所以,AI必然是SaaS软件的未来,只不过,我们还得再耐心一点。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