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股市价格跌破了100元,就可看到资本对美团是不认可的,美团也就掉下了O2O生活宝座的位置了。现在阿里闪购、京东外卖出马,再自己的线下渠道来分割美团的市场,美团的市场降低占比,其资本对他的预期就降低了。行业唯一变成了行业有几个巨头,其资本自然就开始纷纷不看好了。毕竟现在京东的股市也下降了,其利润也下降了接近50%。不过作为产品经理,阿里系的高德推出的扫街榜,我认为才是最大杀手锏因为这就是用户寻找美食的本质以及需求痛点想线下去找好吃的,怎么定义好吃的?以前的定义是,基于用户好评多,点赞多的餐厅,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僵尸粉、刷屏、刷评论,让美食已经不是美食了,是老板商家的投放产物。加上平台虽然也打击刷评论,但是就以分数高低来做榜单排名,导致了催生了各种产业链,再加上平台也增加了广告位。我还记得曾经有一个博主,专门去大众点评分数最低的餐厅,去看看到底好吃不,结果反而是一些宝藏餐厅被发现了,可以发现点评评分榜单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样定位。高德扫街榜:来自数据积累与用户需求随着高德地图使用的用户发现餐厅,自己定位,随着用户在微信上进行分享地址,再继续软件导航到目的餐厅地址,随着用户使用习惯养成,其实就把原本美团的餐厅地址也都获取了,并且有了美团这些信息化数字赋能,增加了餐厅企业的数字化意识,也会把自己的信息更新在地图上,方便顾客更新。如下是用户使用软件的本质需求,仍然是自餐厅选择、邀请好友以及前往目的地。这种用户行为反应到了软件产品上,而高德打车成了最后一个闭环,后续就是餐厅的消费行为了。整个环节结束之后,用户的一次餐厅消费行为就算结束了。你可以看到在这个用户行为路径上,高德打车这类打车的软件就是关键的一环,而自然也可也得到用户目的地数据。美团帮忙培养了商家的信息化意识从美团、大众点评兴起之后,餐饮商家自然的形成了信息化意识,每个餐厅针对自己店铺“数字化包装”就格外重视,这里自然也包含了店铺的关键地理位置信息。从美团帮忙培训的市场,再到高德地图推出的扫街榜单,实际上也是时代必然的路径,因为高德地图也就有了那些餐厅去的用户多,那些去的用户少。不盈利的扫街榜,变得自然选好吃店在扫街榜上线之后,现在已经有4000万用户进入,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只是用户点击进入还是真的用户开始完成了一次消费行为,总之宣布榜单没有盈利之后,就必定会迎来一个正常的“大众点评”。好吃的饭店才会有人去的多,也就导航到目的地的多,当然这个数据也会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在一些万人小区旁边,本身用户居住就多,可能人均消费的次数也就多。但去线下找好吃店铺,可能还是依靠导航相比家里楼下的餐厅,这种要导航的门店,往往才是我们所定义的“餐厅”,如下我进入扫街榜可以看到我周围必吃的榜单,现在成都排名第一的就是陶德砂锅扫街榜入口:点击进入扫街榜成都状元榜:陶德砂锅排名第一如果从客观事实,陶德砂锅的确好吃,物美价廉,我还反复吃过几次,陶德砂锅就像是中餐里的海底捞,这个状元榜和我心里预期一致。排名第二的是烤匠,这一点也几乎可能是成都人赞成的,毕竟在地铁里经常都可以听到停靠站的时候,语音播报:“不吃火锅,就吃烤匠”。从现在物美价廉来看,这个扫街榜状元榜确实是有意义的。点击扫街榜单,就可以看到这些“苍蝇馆子”榜单:“扫街榜”,这些小而美的榜单几乎就可用成为一个旅游游客打卡必备的路径点了。一个全城状元榜单,一个是扫街榜,成了特色美食。这也是可以作为当地旅游必吃餐厅的依据,没有任何投放广告餐厅的入口。餐厅老板也没有办法处理僵死粉丝、差评等。最终就成为了这个店铺的实际好评情况,并且点击店铺详情之后,也可以像美团那样选择就餐消费,包括订餐、优惠券等,都可以支付。以导航为主的点单路径,用户点击就可下单,并且还能够查看到自己的订单列表。真正的O2O,其实都应该从导航开始如果说下一个美团是什么,站在产品经理来预测,一定是要切合LBS的导航软件,这些导航软件汇集了各类线下服务,从餐饮、到美甲再到医疗行业等等。早期因为社会数据化没有更上,也没有信息化意识。导航软件并没有这些店铺与地理位置的数据化店铺信息,而有了美团这样的市场培育,自然落脚点都是打车或导航,那实际上all in one就在导航软件上。而美图更加偏向于建议用户吃什么,而吃什么这个话题不一定要去线下吃,因为有时候就是偷懒,反而线上吃就可用了。选择用户喜欢吃的,或者适合吃的就行。美团的股价会持续下跌从现在来看,美团的护城河已经没了,因为美团能做的,阿里、京东、高德都能做,更何况高德是阿里系的,所以我预测美团股价会持续下跌,市场份额缩小。这就类似于滴滴打车,打车软件的供应商已经数不胜数,就瓜分了滴滴的市场份额。至于下跌到多少,就是到阿里、京东的外卖业务停止或者数据平衡之后,就可以再考虑见底了。当然随着市场份额减少,其线下的其余业务都会压缩,资本的市场估值往往会呈现几何变化坍缩。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