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最新访谈,关于投资的10点思考
我发现,他讲的东西跟以往分享的内容没太多变化,感受到他的坦诚和认知。当一个人真正看懂了一些道理后,便会多一份坚持和从容。
我很喜欢听他分享,讲话非常自然,都是些接地气的大白话,能感觉到他整个人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直播结束后,我又去B站刷了一遍回放,在回家的地铁上,我赶紧把感触深的地方记录了下来,希望与你分享,也加深自己的体会。
1.带着长远的目标去思考,犯错的概率会小很多
段永平很看重苹果的企业文化,他们非常在乎长远,愿意为了给用户提供足够价值而等待,甚至放弃一些看似热门的机会,比如放弃做车。
我们做决策时,如果也能把眼光放远,很多当下的诱惑和焦虑或许就会少很多。
2.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他说自己退休后才开始研究投资,也买了很多书,看图看线,但完全看不懂。直到看见巴菲特写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他一下子就开窍了。
因为他自己就是做企业出身,非常理解一家公司如何才能赚钱,所以有了这层认知,看懂就变得没那么难,但也并非简单。
3.独立判断,别人的想法与你无关
段永平在访谈里说:“到处问的人肯定是不懂的。” 投资需要自己做判断,不要总是到处问别人该买什么。别人的想法是别人的事,你要为你自己的钱负责。
当你真正理解一家公司时,市场的短期波动就很难影响到你。
4.懂生意是投资的基础,不懂不做
他说,不懂生意,投资是很难做好的。比如他早期投资网易,就是因为自己做游戏出身,他了解到他们是一群真正热爱游戏的人。
他懂这个商业模式,加上当时网易的现金比市值还高,这笔投资对他来说风险很低。
相反,他后来卖掉通用电气,就是因为始终没看懂它的商业模式,即使赚钱了,他也认为那是一次错误的投资。
5.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简单,是因为原则很简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看懂公司的生意和未来的现金流。不容易,是因为真正看懂一家公司非常难。
段永平说,雪球上能有1%的人真正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就了不起了,做到就更难。
6.到底怎样才算看懂了一家公司?
段永平的理解是,所谓的“安全边际”,指的不是股价有多便宜,而是你对公司有多懂。
他说,当年很多人不懂苹果为什么迟迟不出大屏手机,但他知道苹果一定会出,因为大屏是用户需求,而苹果是一家极度重视用户体验的公司。
同样,他也早就断定苹果不会造车,因为汽车这么大的产品,苹果能为用户增加的价值有限。这种“懂”,是基于对公司文化和商业模式的深度理解。
7.一个普通人也能赚钱的办法
如果你真的不懂投资,又想参与市场,段永平给出了一个建议是买标普500指数基金。
他分享说,有位朋友过世后,给孩子留的资产就是一半标普500指数,一半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孩子不需要操心市场波动,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他说,你真的这样做,其实也表示你是懂了“不懂不做”的道理。
8.不要炒股,要去投资
他提醒说,炒股是很难赚钱的,大部分散户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都是亏钱的,这个比例可能高达80%。尤其现在有了越来越厉害的量化基金,散户更难了。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是那个特殊的天选之子。但如果你真的会投资,你看懂了一家好公司,买了拿着就行,剩下的就是和自己的其他机会成本作比较。
这一点我也越来越有体会,比如我也买了苹果,一开始买入的时候迭了20%多,现在时间久一点后再看已经盈利了19%了。好公司值得长期持有,好过各种瞎操作。
9.做自己能够喜欢的事情很重要
他就是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才能真正做好,巴菲特也是如此。从一生的尺度来看,这样是非常正确的,一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枉此生。
10.没有安全感,人很难理性
做投资是如此,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从大的原则出发,很多事情便有了判断。
段永平在访谈中说的,一个企业能走得长远,靠的就是企业文化。好的文化,就像企业内部的“北斗星”,即使犯了错,最终也能指引着公司走回正道。就像他说的:“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知道什么不该做,比知道什么该做更重要。
听段永平的分享越多,包括我也看过2本跟段永平相关的书,现在我对“本分”这两个字的理解就越深。
相信长久,坚信埋头种因,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跟我的人生信念不谋而合。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