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分类 [Ai资讯]
2025/9/1 13:42:09 浏览量  423 喜欢  3
导读:当人形机器人还在比拼关节扭矩、运动精度时,一批头部企业已悄然将焦点转向皮肤——织物材料正成为具身智能突破人机交互鸿沟的核心变量。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前言

Perface

 

 

傅利叶 GR-3 用柔肤包覆材让康养机器人告别冰冷机器感,挪威 1x 以环保织物践行北欧可持续理念,尧乐、矩侨则用柔性传感器让机器人拥有触觉感知…… 这些探索背后,是具身智能从能干活向会交互进化的必然:当机器人需要进入家庭、医院、养老机构等近距离接触场景,织物材料的柔软性、透气性、传感兼容性,成为比金属外壳更重要的竞争力。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 本文作者:韩卓洋   编辑:严紫岩

 

核心要点

• 织物材料重塑人机交互

•‌ 场景分化与技术路径差异‌

• ‌量产与协同决定未来‌

01

什么是具身智能织物材料?

它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具身智能领域,织物材料并非传统服装面料,而是融合了功能性纤维、传感模块、柔性结构的复合型材料,既保留织物的柔软特性,又具备信号传递、压力感知、环境适配等技术能力,主要分为包覆型织物(用于外观交互)和传感型织物(用于触觉感知)两类。其在具身智能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三大核心:

 

(1) 重构人机交互体验:替代传统塑料、金属外壳,通过温暖触感降低人类对机器人的抵触感。例如康养场景中,柔肤织物能让老年用户更愿意接受机器人辅助护理;家庭陪伴机器人用织物包覆后,儿童可安全接触。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 宇树皮肤套装产品示意图(图片来源:矩侨工业)

 

(2) 赋能高精度触觉感知:通过编织在织物中的柔性传感器,机器人能识别压力、温度、形变等信号 —— 比如工业巡检机器人用织物传感器检测设备震动,服务机器人通过手部织物感知物体重量。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 灵巧手手套产品示意图(图片来源:矩侨工业)

 

(3) 适配复杂场景需求:织物的可折叠、可拉伸特性,能完美贴合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如手指弯曲、腰部扭转),同时透气性可解决金属 / 塑料外壳长期接触人体导致的闷热问题,尤其适用于医疗、养老等长时交互场景。

 

02

国际对比:

傅利叶柔肤交互vs 挪威 1x可持续织物,谁更贴近市场需求?

 

作为国内外具身智能织物应用的代表,傅利叶与挪威 1x 的技术路径差异,折射出不同市场的需求侧重 —— 前者聚焦用户体验落地,后者侧重技术理念创新。

 

1. 傅利叶:以康养场景痛点定义织物材料

 

 

傅利叶的突破,在于将织物材料与自身十年康养领域经验深度绑定。其 2025 年 WAIC 展出的 GR-3 Care-bot,是业内首个将柔肤软包覆材作为核心卖点的陪伴机器人:

 

(1) 材料选择逻辑:放弃工业风的 ABS 塑料,采用莫兰迪色系的聚酯纤维与弹性棉复合织物,触感接近棉质衣物,表面摩擦系数控制在 0.3(避免老人接触时打滑),且通过欧盟 REACH 环保认证(确保长期接触无刺激);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2) 实际落地价值:在上海某养老院的试点中,GR-3 的织物包覆设计使老人接受度从传统机器人的 38% 提升至 72%,尤其在辅助穿衣、肢体按摩等近距离交互场景,抵触情绪明显减少;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3) 商业化进展:目前 GR-3 已进入量产阶段,织物包覆组件由国内供应商定制,量产成本控制在整机成本的 12%(低于行业同类设计 15%-20% 的成本占比)。

 

2. 挪威 1x:以可持续理念探索织物技术

 

挪威 1x 虽未进入中国市场,但其 2024 年发布的 NEO 机器人织物方案,为行业提供了环保导向的新思路:

 

(1) 材料创新点:采用 70% 再生聚酯纤维(来自回收塑料瓶)与 30% 亚麻纤维编织而成,生产过程碳排放较传统织物降低 45%,且可 100% 降解;

 

(2) 功能平衡设计:为避免再生材料影响耐用性,1x 在织物表面做了 PTFE 纳米涂层处理,使耐磨次数达到 5 万次(接近传统工业织物水平),同时保留亚麻纤维的透气性;

 

(3) 市场反馈:目前 NEO 机器人主要面向欧洲家庭市场,但其织物方案因环保属性获得挪威政府绿色科技补贴,不过较高的研发成本导致整机售价超过5万美元,商业化速度较慢。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对比维度

 傅利叶(中国)

 挪威 1x(国际)

材料核心方向

柔肤触感

 + 成本可控

可持续环保 

+ 功能平衡

 

应用场景侧重

 

医疗、养老等

刚需场景

高端家庭

陪伴场景

商业化进度

已量产,进入

国内养老院试点

小批量试产,

仅覆盖欧洲

小众市场

核心优势

贴合国内康

需求,成

优势显著

环保理念

领先,符合欧

政策导向

 

03

供应链玩家对比:

尧乐、矩侨、谁是织物传感器细分王者

 

在本体公司背后,供应链又有哪些隐形玩家在参与这场感知领域的竞赛呢?

 

尧乐科技全链条 + 多场景:通过垂直整合纱线到传感器的生产环节,能快速响应不同行业需求 —— 比如为汽车客户开发座椅织物传感器时,可同步优化纱线弹性与算法识别精度,这是其能服务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的核心原因;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矩侨工业单点突破 + 规模化:通过将传统的薄膜传感器结构创新性地"纤维化",解决了传统柔性传感器在折叠性、弹性、抗干扰性等方面的诸多痛点。用极致的技术参数(如折叠性能、耐用性)打动头部客户,同时通过 R2R 生产线将成本压缩 80%,解决了柔性传感器性能好但贵的行业痛点,是目前最接近人形机器人量产需求的企业;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矩侨工业开发的褥疮垫(图片来源:MEMS公众号)

 

墨现科技细分技术 + 低调布:主攻高导电织物。其技术已落地部分具身智能应用:如为普渡机器人“闪电匣Arm”的11自由度灵巧手定制仿生触觉传感器,12个传感区域、1018个感应矩阵点实现全区域触觉覆盖,可实时反馈力信号,助力机器人精准完成精细操作;协同机械臂电子皮肤采用LDS模压工艺,88Hz毫秒级响应速度能快速传输触碰信号,且经百万次冲击测试,适配复杂工况。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软交互破局关键!傅利叶 vs 挪威 1x,尧乐 vs 矩侨谁是细分王者?

 

对比维度

尧乐科技

矩侨工业

核心产品

柔性织物压力

传感器模块

纤维电阻式

柔性传感器

技术突破点

实现纱线生产 - 传感器制作全流程控制,支持定制化算法输出

全球独家 Z 型死折折叠技术(最小折叠半径< 0.2mm),通过 20 万次车规级冲击测试

 

量产能力

 

年产能 50 万片,支持多

域小批量定制

自建 R2R 卷对

卷生产线,

产能 10 万片,

95% 良率

 合作客户 / 场景

智能汽车(座椅压力识别):

比亚迪、蔚来;医疗护理(褥疮监测):泰康养老;机器人:优必选(试点)

人形机器人(皮肤):为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提供皮肤套装,与 10 余家头部企业洽谈;智慧康养:天鹅到家、威高医疗

竞争优势

跨领域解决

案能力强,

客户覆盖广

技术参数领先,人形机器人景适配度高

 

05

结语

 

织物材料:具身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拼图

 

从傅利叶让机器人有温度,织物材料正从辅助配件升级为核心技术载体。当前行业已形成两大趋势:

 

一是场景定义材料:康养场景需要柔软环保的包覆织物,工业场景需要耐磨抗干扰的传感织物,不存在万能材料,企业需绑定具体场景深耕;

 

二是跨界融合加速:纺织企业(如矩侨的纱线研发)、电子企业(如尧乐的算法能力)、机器人企业(如傅利叶的应用反馈)正在形成协同,未来可能出现材料 - 传感器 - 机器人一体化解决方案。

 

对于产业链从业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傅利叶、1x 代表的交互型织物商业化进度,二是供应链企业在人形机器人皮肤上的量产突破—— 这两大方向,将决定未来 1-2 年具身智能产品的用户体验上限。

 

-E.N.D-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