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革命和 AI 革命恐怕没有一毛钱的相似之处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11/24 9:30:17 浏览量  168 喜欢  14
导读:快速爆炸的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史上的特例,唯一的特例。

互联网革命和 AI 革命恐怕没有一毛钱的相似之处

犬校资深同学 11 月提出了一个观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史上难以复制的技术革命的特例。” 
我们接着这个话题聊了下去,为什么互联网革命是个特例?为什么 AI 革命不能参考这个经典案例?
首先重复之前的观点,我认为创造商业价值的三条主要路径是:
  • 更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
  • 更高效率的交易撮合
  • 更低的交易价格

互联网最早解决的是「信息」的交易问题。

信息本身是有高需求,高价值的,这是一个常识。当互联网把信息传输与连接的成本降得极低,相当于以极低的价格提供你需要的信息,同时搜索引擎技术提高了交易撮合效率,一次性满足了两大商业价值。

也就是,互联网革命并不需要创造新的商品,用新商品去匹配新交易,而是对已有的,繁荣的商品交易(信息消费)降低交易价格,提高交易效率,带来的商业收益是立竿见影的,一下子就爆炸了。

智能手机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交易价格,因为买手机比买电脑更便宜也更自然。算法的出现,则进一步提高了交易撮合效率。因此移动互联网将这一波技术革命推向最高潮,短短十年内,深刻改变了全球几十亿人的社会生活与商业活动。

但 AI 不一样。

AI 作为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并没有快速转化为普遍的商业价值。

AI 的确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并没有降低大众商品价格。蓝领的效率提升可以降低商品价格,白领的效率提升往往与商品价格无关。就像我之前说的,给互联网公司增加一倍的免费程序员,或者裁掉一半的程序员,就能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吗?当然不能。

与此同时,AI 虽然理论上有这个可能,但目前还没有做到提高交易撮合效率,这方面的探索还很漫长。

于是 AI 的商业价值,集中在生产力提升怎样转化为更高质量,值得付费的商品和服务,再匹配上愿意付费的用户。

这种从生产力提升到付费商品的转化,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汽车替代马车,其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车跑得比汽车更稳定更便宜。但互联网早期解决的问题类似于 “汽车三折出售”——并不用创造新的交易,而是把原有的海量信息交易打三折,一下子就爆炸了。

这么推论,得出了 “完全不能线性外推” 这个结论。互联网革命和 AI 革命恐怕没有一毛钱的相似之处,更加不能把互联网革命的进程与规模,线性外推到 AI 革命身上,觉得商业社会立刻就要天翻地覆。除了 “革命” 这两个字一样之外,别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现在 AI 正在探索:

  • 技术怎样转化为值得付费的商品和服务?(除了赋能个人以外,怎样为传统的商业活动带来增长,或者创造全新的商业活动)

  • 转化成功后,怎样提高交易撮合效率?(高效率匹配上愿意付费的个人用户和商业客户)

从过去三年的进程来看,以上探索的速度并不快。这很正常,历史上所有的生产力提升都有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制造更好的商品与服务” 就是比 “提供更低的价格” 和 “提高交易撮合效率” 见效更慢得多。快速爆炸的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史上的特例,唯一的特例。

以及互联网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基于市场需求去创新产品与技术。但 AI 革命是反过来的,先有一个牛逼的技术,再去市场上找需求来创造产品场景。这让传统的产品思维全都乱套了。产品思维和 AI 革命现在还融合不了,目前的最佳实践抽象不出来健壮的结论去指导更多实践,未来碰撞出怎样的结果也无法预测。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最近清仓了美股指数,赚了 9 个点就收手。观察一年再决定何时继续定投。


内容来自“用思考交换思考”的 PM 思辨社区「犬校」。©2017-2025

点击【阅读原文】,可见犬校最近一年的好帖索引。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