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是工作软件上找你的,大概率都是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所以你看了,只是徒增烦恼而已,还不如不看

如果要说21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是什么,那么我想,互联网,肯定算得上。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作为打工人,可以随时随地被召唤。特别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那基本就是全天7*24小时待命。以我自己举例来说,自从做了产品经理以后,基本上就是365天在线待命的状态。出去玩的时候,电脑也都是随身带着的,因为随时就有人会找你。但是,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这样的状态其实是不太正常的。所以,最近,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试着将工作和生活分开。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我的改变而怎么样。我们公司的业务,也没有因为我的改变而产生任何影响。不同的人找你,当然你的回应也应该是不同的,这才是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是你的老板或者领导找你,那你自然是要认真对待,起码要重视起来。毕竟你在他们下面干活,他们也在一点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工作成绩和绩效,最终也就是影响你的工资。如果是其他普通同事找你,那就看他们和你的关系怎么样了,关系近的和关系远的,自然也是不同的态度。毕竟只是同事,他们对你工作的影响毕竟有限。当然,不是说让你无视他们,而是让你做好划分。千万不要一视同仁,千万不要用你那所谓高贵的责任感去对待所有人,真的完全没有必要,最后累的是你自己。别人找你的时候,如果你不问清楚,就在那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处理,可能最后只有你自己在那干着急而已。所以,在做事情之前,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如果是重要紧急的事情,那自然是要立马处理的。比如系统崩了,遇到这种性质的事情,无论你有多忙,肯定都是要第一优先级去解决到了。但如果是那种不是很重要也不是很紧急的事情呢,那当然就是等上班后再处理了呀,何必浪费你的休息时间呢。而且这种可以缓一缓的事情,对方可能也就是给你留个言而已,并不是要你立马处理的。这里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临下班了,有个同事发给我一个问题,当时自己的责任感还是很强的,大概花了30分钟处理好了。等我处理好了,想着不能让对方干等着呀,就和对方发了消息说已经处理好了。当时我也以为他会在等着我处理,于是我就在傻等着对方的答复,大概10分钟后,他依旧没有回复。当时,我就意识到,对方应该已经下班了。于是,我也不用等了呀。等到第二天一早,对方才回消息说看到了。当时我心想,原来你也不急呀。从这次经历之后,每次有人找我,我都要和对方确认,这个事情急不急。这一点其实和上面的轻重缓急比较相似,核心思想就是你要确认对方找你的事情,是不是要立马做的那种。因为很多时候,对方告诉你这个事情,可能真的就是仅仅想告诉你,而并不是让你当下就处理的。以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基本上80%的时候,其实都是可以到第二天才做的。所以,和对方确认好时间吧,不要再过度地消耗自己的精力了。而且这个时间,对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同的,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果你比较空,而且刚好又有心情,那花的时间多一点就多一点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果你不想自己活得太累,那就拒绝那些无所谓的事情,千万不要被你那所谓的“责任感”所束缚,真的不值得。当然,你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线,你也要给人一种你有底线的印象。不要什么人什么时间找你,你都是痛快的答应,相信我,找不到你,他们自会有办法解决的,没有你,天塌不下来。说到这,我就很羡慕有些同事,就是下班的时候你找他,从来不会回你消息,或者回你的也是说他下班了。以前,我是挺看不上这种人的,心里是充满鄙夷的,就觉得这些人毫无责任心。像什么企业微信、钉钉,能够免打扰就免打扰吧,眼不看心不烦。如果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你放心,他们总有办法找到你的。如果是工作软件上找你的,大概率都是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所以你看了,只是徒增烦恼而已,还不如不看。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下班后,如果有人找你,你还干活吗?我想,因人因事而异,不消耗自己,下班就下班了吧,活是干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