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 AI 大招来了,我用 CodeBuddy 半天做了一款产品
唐韧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8/5 13:51:01 浏览量 7 喜欢 0
导读:前阵子拿到了腾讯 AI 新品 CodeBuddy 的内测码,一直到昨天下午才有时间整体使用测评一下。CodeBuddy 是腾讯推出的一款 AI 编程工作台,可以从需求到设计再到开发和部署全流程搞定,定位应该是 AI 版的产设研全栈

CodeBuddy 可以基于你的初步需求完成需求分析和详细方案设计,甚至还可以写简要 PRD,接着完成开发,最后部署上线。整个过程,只需要你用自然语言和它对话,并且持续表达你的需求和修正它的行为,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基础也能做出一款线上产品。我就用了半天时间,搞出了一款产品并部署到线上运行了,这是一个产品经理内容社区网站,从设计到开发和部署都是 AI 完成的。在定义原始需求时,我只给 AI 提供了五点要求,其他的都是它自己发挥的。CodeBuddy 目前支持 Claude 3.7/4.0 和 GPT-4o-mini 以及 Gemini 2.5 模型,可选性还是挺丰富的。还支持从 Figma 导入设计,也提供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组件库,同时还支持云端数据库以及 MCP 的集成,功能很丰富。如果你想做一个有线上数据库支持的产品,可以选择「Integration」里绑定一个,目前有两种选择,我选择了腾讯云的 CloudBase。点击后会在左侧出现这个页面,点击右边的「Manage」后会跳转到腾讯云的网页,跟着流程注册申请一个空间就行。目前你可以选择 6 个月的免费试用版本,操作完成后再回来点击「Manage」它会告诉你接下来怎么一步步操作。完成设置后,记住在「Integration」选择绑定你设置好的云开发环境。接下来,你就可以开始跟 CodeBuddy 的掰扯之旅了。之所以说是掰扯之旅,真的像极了现实工作中产品经理跟程序员的相爱相杀。当你给 AI 提了需求后,它会按照你的要求照办,至少能把前端页面给你做出来,但是功能上却存在各种 bug。比如,出来的页面里登录和注册按钮点击后没效果,于是我就得告诉 AI 这里有问题,然后它就一顿分析和修复。这个问题解决了,结果发现有一处数据显示不出来了,于是我又得告诉它这里有问题,它又是一顿分析和修复。在我的体验过程中,CodeBuddy 不仅具备了正常产品经理、设计师和程序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他们的问题。比如,我刚改好功能 A,接着去优化功能 B,结果功能 B 做好了,A 又出问题了。说实话,不知道有多少次是在这种来回中折腾,而每次我都得重复跟 AI 掰扯这些问题。不过好在你发出指令后等着它干活就行,而且执行过程和预览可以同时看到。就目前来看,使用 CodeBuddy 的 Claude-4.0 模型的感受就是一个初级程序员,它会犯很多错误,每次都得我去指出问题在哪,然后它继续优化,但结果往往不令我满意。讲真,这个过程还挺折磨人的,有种强烈的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力感。当然这些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只不过需要你有一些耐心,同时也不要觉得打字麻烦。比如,当我测试发布功能发现失败时,CodeBuddy 会告诉我这些异常信息和调试处理流程,我只需要根据它的提示把异常信息发给它就行。按照它的提示完成操作后,我在控制台看到了这个异常,看不懂没关系,你只需要复制下来然后继续发给 AI 让它处理。每一个步骤,你都可以直接跟它会话,把它当做一个没有脾气的人对待即可,它也会耐心回复你。经过一番折腾后,我的网站终于做好了,然后点击部署到远程服务器,接下来就可以使用了。此刻,我突然有个想法,上线前干一件所有程序员最讨厌的事,改需求。于是,我把整个网站改了个定位,从产品经理学习社区改成产品经理吐槽大本营。功能上,首页有两个模块,上面展示网站基本数据,下面显示吐槽帖子列表。注册和登录后可以发布帖子,帖子具备点赞和评论两个功能。就这样,我用半天时间一行代码没写做出了一款线上产品。虽然没写代码,但是文字没少打,粗略估计至少输出了 5000 字。而且我发现,精准表达写作能力对于 AI 理解和表现有很大关系。如果你写的文字连人看起来都有歧义或者信息不全,那 AI 搞错的概率也很大。所以,写作能力还是很重要的,毕竟目前我们让 AI 干活还是通过精确表达。最后说下我对腾讯 CodeBuddy 的整体感觉,能力是有的,界面好看,但还不够完美,可用,但不完善。对于简单的需求执行是没问题的,对于复杂系统的构建可能还做不到。同时,如果你真想用好 AI 编程这项技能,基础的技术知识还是得具备一些,比如服务器、数据库、前端知识、debug 流程等。如果你们想体验我做的这个简单网页,可以直接复制这个链接到浏览器打开:http://8850dff268f34f2486d99f6409e6ee0c.ap-singapore.myide.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