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超过 5%,我要处分人唐韧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4/17 11:20:16 浏览量 474 喜欢 33导读:对于京东来说,不会因为山高就不去攀登 昨天有一个关于京东内部会议的视频在朋友圈和一些媒体传播,宣称是去年京东外卖业务的一场线上会,刘强东发表了讲话。 从画面来看,这个会应该是有几个核心负责人和团队参加,我还看到了熟悉的京东会议室。 如果没猜错的话,图中的会议室应该是京东在北京的亦庄总部,我还记得当年在这抢会议室开产品评审会的场景。 这段流出的视频全程由东哥在讲话,主题是关于京东外卖要解决的问题、业务定位以及商业模式。 其中有句话我印象比较深刻,东哥说,外卖业务净利润不允许超过 5%,超过的话我要处分人的。 其实这算一个京东特色,包括京东电器和一些业务都是限制利润率低于 5%。 然而根据 2024 年的数据显示,美团外卖的净利润率是 3%。当然,这并不代表京东外卖会比美团外卖更赚钱。 还有一个影响外卖业务的以及消费者体验的指标,商家抽成。 根据 DeepSeek 的回答,美团称实际佣金率为 6%-8% 的技术服务费,但多数商家反馈综合抽成达到了 25%-30%,包含佣金和配送费。 若商家与美团独家合作,佣金率可降至 19%,非独家则为 23%。 懂行的知道,餐饮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 40%,扣除成本后其实赚不了什么钱。如果再加上平台抽成,对于有些商家来说,不亏本就算不错了。 然而,当平台具备规模效应后,商家们又不得不选择和平台合作,这就造成了一些问题。 比如,商家为了应对高成本,就会在食材、场地、人力方面省钱。 最终,消费者得到的就是不安全的食材、不卫生的场地、不规范的人工操作,这样的外卖谁还敢吃? 在厕所里洗菜,蟑螂爬到锅里,收拾完垃圾不洗手就炒菜,反正我看了是极度反胃。 现在我点外卖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点作坊店。 你们可以在商家详情页看到是否有实体店铺,没有的,大概率就是租了一个偏僻的民房或者巷子里的便宜门店出餐。 我在长沙就见过这种外卖一条街,那里的门店都没有堂食,直接就是厨房,只做外卖。 说实话,我是不敢吃。 相比之下,一些品牌商的外卖,或者有具体堂食的门店,整体来说会好一点。 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往往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消费者想花更少的钱吃到更好的外卖,要么平台亏钱补贴,要么商家亏钱出餐。 消费者花的钱不变,平台想赚更多的钱,那商家就会被压榨。 商家要想提升利润率,且给平台的抽佣还不变,那就只能在成本上做缩减。 这么一来,受损的就是消费者。 所以,要想消费者吃的好、商家赚的多、平台不亏钱,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这里面还有一个角色,骑手。 京东对骑手的策略就是提供体面的生活保障,不仅交五险一金,还提供其他衍生福利。 外卖小哥其实是一个挺不容易的职业,我不止一次在电梯里看到紧张焦急的小哥,能看出生活的不易。 没有最终态,只有过程中的调整和动态平衡。 这个逻辑,其实和做产品是一样的。在用户体验、产品策略、商业逻辑的构建上,也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京东做外卖,从品质外卖切入,再加上宣布搞外卖百亿补贴,同时限制自己的利润率。 对商业实行阶段性免佣金,给骑手提供生活保障,搞百亿补贴给消费者提供品质外卖。 意图很明显,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品质保障的同时,自己砸钱让商家、骑手、消费者参与到这场动态平衡中来。 当然,这种烧钱不是白烧。 我觉得,是让这几方形成一种新共识和习惯,让大家对外卖这件事有重新认知。 简单说,就是让消费者愿意花钱吃到有保障的外卖,让商家赚到合理的钱,让骑手生存有依靠,最终让平台也能赚到钱。 东哥在视频会议里也提到了,外卖业务肯定要赚钱,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在我看来,京东参与到外卖大战是给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自我革新,鲶鱼效应总会激发竞争和创新。 从最终结果来看,良性发展的受益者终归是消费者。 光看这一点,东哥就有胆识和魄力,毕竟这是一条漫长的赛道。谁能做的久,才能赚得就,即便起初赚得少。 然而,绝大多数商业和资本都受不了这一点,他们是逐利的,也是急功近利的。 对于京东来说,外卖业务是一座高山,但显然他们没有因为山高而不去攀登。 平台有商业的利益,业务和产品能发展,用户有保障和体验,商家能体面赚钱,骑手能安稳生活。 这种平衡态,才是攀登这座山的意义。 喜欢 ( 33)分享微博微信QQ 标签 产品经理上一篇:如何让别人认可你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下一篇:用户画像实践:从数据解码到行动指南,让用户 【看得见、懂得了、用得上】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相关推荐 如何在LibreChat中使用gpt-imge-1绘图 2000 万人在用,闲鱼 AI 为啥这么火? Data Agent将成为企业未来三年胜负手? 国内企服深陷亏损泥沼,破局之路在何方? 苹果快币充值入口,快手微信充值 SRM 系统供应商对账全攻略:从数据准备到付款闭环(附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