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了一个工作20年的产品经理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7/24 10:10:28 浏览量  1319 喜欢  58
导读:产品经理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岗位,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过往单纯的画原型、写文档类型的“产品经理”会越来越难通过面试。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持续学习,提升自我,练好内功才能够应对各种面试以及试用考核

面了一个工作20年的产品经理

前言

最近公司要招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HR 小姐姐给我推了几份简历。其中一份做产品的经验非常丰富,工作年限近20年,做过从0-1的 SaaS 产品,也有团队管理经验,看起来挺适合这个岗位的 —— 当然,劣势是年龄偏大,超过40岁。但是,看简历和经验来说,感觉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于是约过来聊了一下。但是,最终的面试结果还是让我有点失望,没有给他通过。本篇来聊聊本次面试过程的一些点,希望能够给大家面试带来启发。

 

初避免个人介绍过于繁琐

一开始自然是让他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我开始就提到了让他“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但是,他把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都讲了一遍,而且是流水账的那种形式,整个个人介绍超过了5分钟。说实话,我听的时候都想让他快点结束。实际上,很多人面试的时候都会采用这种自我介绍形式。面试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的,想尽可能展现自己丰富的履历。然而,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来说,简历上的文字他都看过,重复的履历介绍实际上没有给面试官传递新的信息。如果是这种繁琐、流水账式的自我介绍,肯定不会给面试加分。

 

对于自我介绍,个人的建议有两点,一个是针对要招聘的岗位要求梳理介绍的内容,另一个是将介绍内容结构化,让面试官快速 Get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我自己会提炼自己的几个特点,一个是技术出身,可以很好地与技术开发同事沟通;一个是有从0-1,从1-N 的 SaaS 产品经验,可以应对起步阶段或稳定阶段的 SaaS 产品设计工作;还有一个是有在运营自己的产品公众号,如果面试官回去后再看我的公众号的话可能会加分。当然,具体岗位会有一些特别对待,比如如果是产品管理岗,我会加一条有带过20多人的产研团队管理经验。

不要介绍失败的案例

因为这个面试者经验比较丰富,他也提到了自己可以利用过往经验帮助新的项目或企业。然后,我让他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让他说明怎么样利用经验做好事情。结果他讲到了他到了一家新公司后,根据过往的经验提议了一个产品方向。但是,问到项目结果的时候,他说他们的项目几个月就被老板砍掉了。虽然,这个过程中,可能他的经验确实在初期帮助这个产品获得了不少客户,但是从结果上看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哪怕这个结果和他无关。

 

一般来说,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介绍一个自己认为做得比较好的产品。这个时候,大家不要只想着介绍自己贡献多的产品,而应该是介绍数据上更优的产品(当然,自己也要比较熟悉这个产品)。一个失败的案例,是很难让面试官对你做的事情刮目相看的。

产品经理要有商业意识

针对他们做的 SaaS 产品(主要面向中小客户),我有问到他们的产品定价。从定价上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低(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定价一般也不会太高)。然后,我问他有没有了解产品的成本,比如获客成本。他的回答还是在收入上,提到只要规模做上来,就会有资本青睐。说实话,SaaS 行业目前靠规模拉投资不是不行,但是前提是要能够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纯粹玩规模的打法是早期移动互联网玩剩下的,现在根本行不通了。显然,他没有关注这两年 SaaS 产品的估值逻辑变化 —— 相比规模,能够证明产品的盈利能力才是SaaS 行业投资者更关注的点

 

作为一个高级产品经理,尤其是偏管理的产品经理,商业意识是一定要具备的。一个是基本的成本收入构成,另一个是产品的增长模式,这些够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关注。

SaaS产品的核心不仅仅是标准化

这个问题是面向 SaaS 产品经理问的。关于SaaS 产品的核心,他提到了标准化,这个只能说是答对一半。从 SaaS 产品降低成本,考虑盈利的角度,标准化确实是一个核心因素。但是,另一个角度是客户视角,SaaS 产品怎么持续给客户带来可以感知的价值,才能够让 SaaS 产品更有竞争力 —— 这个才是 SaaS 产品赖以生存的根基。

产品经理需要关注产品发展趋势

沿着他提到的标准化,我们探讨了怎么应对个性化和标准化的冲突。他的回答其实算得上 OK,比如将需求能够标准化的纳入到产品迭代中,非标准化部分再评估要不要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提到个性化配置或者 PaaS 方案。我问他有没有了解过 PaaS 平台,他的回答是不太了解(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没有了解过,因为没有补充后续内容)。然后,我让他列举几个有 PaaS 能力的产品,他只举了一个国内头部的 OA 厂商,其他的就没有了。从这些信息反馈上,可以看出来,他对 SaaS 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怎么关注。

 

我们关注产品发展趋势,并不是说一定要在我们自己的产品中应用,而是,如果有一天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知道解决问题的路径。此外,关注产品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拓宽我们设计产品时的视野,比如我拆解完几款PaaS 平台后,就知道SaaS 产品也可以借鉴 PaaS 平台的一些思想

注重结构化表达

整个交流过程中,给我的感觉是这个面试者的表达思路不是很清晰,要想获得关键的信息,需要从他的表述中二次提取或者进一步发问。这方面,个人的建议是,面试前先把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提炼,形成有层次的内容,比如按照“总—分”的结构就是一个不错的表达方式。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结构化表达能力,推荐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讲述了很多如何表达观点,让内容更有层次的方法和案例。

 

薪资要和能力匹配,而不是和年龄匹配

这位面试者要求的薪资并不低,但是我个人评估是能力上达不到他要求的薪资水准。薪资随着年龄水涨船高,这个要求在30+的求职者身上非常常见。然而,很多人薪资上去可能并不是能力提升的结果,而是平台的“水涨船高”。结果就是,离开平台再找新的工作时,往往会要求薪资比过去更高。从个人考虑,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开销确实会增加,这个时候需要更高的薪酬来匹配。但是,从企业角度来说,薪资肯定是和能力匹配的,而不是和年龄匹配的。我自己面试过许多人,有不少人虽然工作年限看起来有7-8年,但是能力和工作2-3年水平的人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要的薪资却远远高于那些工作2-3年的年轻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35岁”的年龄歧视。这个确实是一个普遍的存在,35+的人如果履历不够出彩,可能简历就被刷掉了。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我已经是“35+”人群了,然而,我前年拿到了一家大型上市企业的 Offer,去年参与的面试的公司也都拿到了 Offer。虽然,面试邀约上可能会早些年要少,但是一般到了面试通过率会非常高 —— 面试环节更多其实考验的是能力。这一点上,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薪资才能真正“水涨船高”。

面了一个工作20年的产品经理

结语

产品经理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岗位,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随着 AI 的兴起,产品经理的需求我认为不会缩减,但是能力的要求肯定会进一步提高。过往单纯的画原型、写文档类型的“产品经理”会越来越难通过面试。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持续学习,提升自我,练好内功才能够应对各种面试以及试用考核。最后,如果觉得本篇给大家求职有一些启发的话,别忘了帮忙“点个赞”哦!


文中配图由 Midjourney 生成。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