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如何利用简单的OKR工具管理团队?

之前不是跟你们说过,我去管理运营团队了吗。
刚开始去的那阵,我真的经常即懵逼又焦虑:
明明一整天脚不沾地,各种紧急事儿一件接一件处理,结果到晚上复盘的时候才发现,真正对业务有价值的事儿没做成几件。
更头疼的是,整个团队也跟着我跑偏,大家看着都挺忙,可就是抓不住重点,有时候还会为了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耗半天,真正重要的项目推进速度太慢。
瞎忙一阵后,我就知道必须得找个法子改改了。我想起之前做产品经理的时候用过的 OKR,开始把 OKR 的思路用到运营管理里,亲测下来,效果很好,还特别简单。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在运营管理里是怎么用 OKR 的。
一、先整个极简 OKR 表格
每个月月初,我第一件事儿就是梳理团队和我自己的 OKR,然后整理成一个特别简单的表格。这个表格没啥复杂格式,就 4 列核心内容:目标、关键结果、负责人、进度。
我为啥要弄这么简单的表格呢?主要是想让所有人一眼就看明白核心方向,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格式分散了注意力。
定目标的时候,我会严格跟着 “上下对齐” 的原则来 —— 先把公司的战略规划、领导的核心要求摸透,再结合团队的实际业务情况,把月度核心目标定下来。
目标定好之后,下一步就是拆关键结果了。
在业务部门,关键结果其实跟 KPI 有点像,就是能支撑目标实现、还能衡量的具体任务。
为了让关键结果更有用、更能落地,我会带着目标跟团队成员一起商量怎么拆。
比如针对 “把新用户 30 天内的转化率提到 15%” 这个目标,我们拆出了三个关键结果:一是策划并执行 3 次新用户专属福利活动;二是优化新用户引导流程,把步骤从 8 步减到 5 步;三是每周写 1 篇新用户运营攻略,精准推给新用户。
每个关键结果定下来后,我会明确好负责人,保证每件事儿都有人牵头盯着。
至于 “进度” 这一列,就留到后面工作中随时更新,这样就能实时知道各项关键结果推进到哪儿了。
二、跟领导对齐
OKR 表格初步弄好之后,我不会直接发给团队让大家执行,而是先拿着表格跟领导沟通确认。
沟通方式也灵活,有时候开个专门的会,当面跟领导说我是咋定目标的、关键结果是咋拆的;有时候就把表格整理成文档发给领导,等他给反馈。
我为啥要多这一步呢?因为我在中间当管理,一边要对领导负责,保证团队工作不偏离公司战略方向,一边还得带着下属好好干活。
要是目标和关键结果没得到领导认可,后面干活很可能会走偏,到时候再调整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打击团队积极性。
记得有一次,我一开始定的目标是 “提升老用户复购率”,结果跟领导一聊才知道,公司当月更想先把新用户规模做起来,老用户复购的事儿可以往后放放。
幸好提前跟领导对齐了,不然团队就白忙活了。
等领导认可 OKR 之后,我再正式同步给团队成员,这时候大家对目标的认可度也更高,干活也更有方向。
三、进度得随时更
OKR 开始执行后,“进度” 这一列的更新就特别关键了。
为了随时知道各项关键结果的推进情况,我搞了个定期沟通的规矩:每周开一次周会,让每个关键结果的负责人说说进展;遇到紧急项目,还会加开日会,保证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而且领导也会随时关注项目进度,我会根据他的需求,及时把最新情况告诉他。
除了开会沟通,我还要求每个负责人主动更新 OKR 表格里的进度。
比如某个关键结果完成了 30%,就写上 “30%”;要是遇到问题推进不了,就把问题说清楚。
这样一来,我打开表格就能知道各项工作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能马上介入帮团队解决。
四、表格全员共享
我会把 OKR 表格分享给团队里的每个人,连我下属的下属都能看到。
可能有人会问:基层同事只要把自己的活儿干好就行,知道那么多上层目标有必要吗?在我看来,太有必要了。
很多时候,基层同事之所以干活没方向,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团队的整体目标是啥,也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在整个业务里起啥作用。
等他们看到 OKR 表格就不一样了,能清楚知道领导关注啥、更上层的领导在意啥,也能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为了支撑哪个关键结果、哪个目标。
就像我们团队负责写内容的小 A,以前总纠结 “写啥内容能吸引更多人看”,有时候还会花好多时间写些热门但跟业务没啥关系的内容。
自从看到 OKR 表格,他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要围绕 “每周写 1 篇新用户运营攻略” 这个关键结果来做,创作方向一下子就清晰了,不仅干活快了,写出来的内容也更符合业务需求。
五、分清主线和支线
做运营管理,难免会碰到老板临时派重要活儿的情况。
要是直接把临时任务加到原来的关键结果里,很容易打乱团队节奏;可要是不做,又可能影响公司整体安排。
这时候我就会在 OKR 表格的 “目标” 列里,加一个 “其他” 目标,然后把临时的重要事儿拆成关键结果,归到 “其他” 目标下面。
我把原来目标对应的工作叫 “主线任务”,“其他” 目标对应的叫 “支线任务”。这样一来,团队在推进主线任务的同时,也能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做支线任务,不会因为临时活儿手忙脚乱。
写在最后
自从把 OKR 用在运营管理里,我和团队都变了不少。
以前那种 “整天救火” 的情况很少出现了,有时候我或者团队成员感觉干活没方向,只要打开 OKR 表格,看看目标和关键结果,一下子就清楚该干啥了。
团队的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了,大家不再盲目地处理各种事儿,而是能围着核心目标,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
而且因为团队里的信息流转顺畅,上下对齐也没问题,同事之间配合得也更默契,遇到问题能快速沟通解决。
其实 OKR 也不是啥复杂工具,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场景灵活用。
对运营管理者来说,OKR 就像个 “导航仪”,能帮我们在一堆繁杂的工作里找到正确方向,带着团队朝着核心目标稳步走,真正告别瞎忙,把工作做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