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价格战,国家终于出手了!
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放出重磅消息:要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了。

说白了,国家看不下去了!
为什么?因为某些车企打价格战打得实在太狠,都打出内伤了。
第一伤:质量可能“缩水”,最后坑的是你和我。
价格战一开打,车企为了降成本,就可能动歪心思:
用便宜但性能差的零部件
生产环节偷工减料
售后服务大幅缩水
车价是降了,但车的质量也跟着降了。 万一刹车、电池出问题,倒霉的是谁?是开车的你,是坐车的家人!国家出手管,就是要把住质量底线,不能让安全为价格战买单。
第二伤:好公司被拖垮,市场乱成一锅粥。
价格战打到后来,比的就是谁“血厚”。
大厂靠烧钱硬撑,小厂直接被拖死
有技术、有创新的企业反而活不下去
最后市场上只剩几个巨头,甚至一地鸡毛
这哪是竞争?这是劣币驱逐良币! 国家现在喊停恶性价格战,就是要保护那些真正用心造好车的企业,让市场回归良性竞争。
更狠的一招:管住车企的“账期”!
这次会议特别提到:“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 这句话,上游供应商听了要流泪!
什么意思?很多零部件厂、材料商,被主机厂压款压得喘不过气:
货交了,钱半年甚至一年后才给
小供应商现金流断裂,直接破产
逼得供应商也偷工减料,陷入恶性循环
国家现在要求大车企按时给供应商结账,就是要保住产业链的“毛细血管”。上游活得好,整台车的质量才有根本保障!
良性竞争,才是消费者之福!
国家不是反对降价。
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该降!
效率提升带来的让利,欢迎!
反对的是“赔本赚吆喝”、“烧钱抢地盘” 的恶性竞争。良性的价格战,让老百姓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产品。 国家这次出手,正是为了更长远的实惠和安心。
最后
国家这剂“退烧药”,来得及时!
管住无底线降价,就是管住质量底线
保住上游供应商,就是保住产业链根基
驱逐劣币,让好企业专心造好车
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见:
价格可以卷,但质量不能卷!
营销可以拼,但安全不能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