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计划咋定制?Keep AI 教练有套路!
5月20日,Keep上线AI教练(卡卡)新版本,可为用户提供智能运动方案生成、智能训练指导、运动数据记录、饮食记录及评价等功能,致力于成为用户的随身AI教练,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运动目标。

作为产品经理,今天带大家拆解 Keep AI 教练的产品逻辑,看看它是怎么从你的需求,一步步生成专属健身计划的。
第一步:明确目标,找对方向
打开 Keep 进入 AI 教练界面,第一步就是选「计划目标」—— 减脂减重、增肌塑形、提升跑步能力等。这就像给导航设终点,告诉 AI 你要去哪儿,它才能规划路线。目标越清晰,后续计划越贴合需求。

第二步:聚焦需求,圈定训练部位
接着选「想改善的部位」,肩背、腰腹、全身…… 不管你是想瘦肚子,还是练出直角肩,都能选。这一步是缩小范围,让计划更有针对性,毕竟练对地方,效果才明显。

第三步:匹配时间,安排训练强度
再选「每天运动时长」,10 分钟到 40 分钟以上灵活选。AI 会根据你给的时间,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想碎片化运动就选短时长,想深度锻炼就拉长时间,适配不同生活节奏。

第四步:排除风险,保障运动安全
然后填「伤病情况」,膝盖疼、腰不舒服?提前告诉 AI,它会避开危险动作,调整计划。健身安全第一,这一步帮你躲开受伤风险,放心开练。


第五步:生成计划,一键开启训练
填完这些,AI 直接生成专属计划!从阶段安排(3 个阶段,每个阶段 4 个训练日),到具体课程(有氧 + 无氧结合,覆盖全身部位),都帮你规划好。点击「立即使用」,跟着练就行,省了自己找课、排计划的麻烦。

产品逻辑:精准、灵活、安全
整个流程,核心是「精准匹配」—— 用你的目标、时间、身体情况当 “钥匙”,从 Keep 海量课程里,挑出最适合的组合。既保证训练有效(针对目标 + 部位),又兼顾可行性(匹配时间),还把安全风险提前规避。
对用户来说,不用懂健身知识,跟着选、跟着练,就能开启科学训练;对产品来说,通过简单几步收集需求,用 AI 算法高效整合资源,让 “定制化健身” 门槛变低,人人能用。

这就是 Keep AI 教练的产品逻辑 —— 把复杂的健身规划,拆成简单好选的步骤,让 AI 当你的 “专属规划师”,帮你从 “想健身” 到 “开练”,少走弯路,高效行动。
下次用 AI 教练时,不妨想想背后的设计 —— 每一步选择,都是产品在努力 “懂你”,然后给你最适合的方案。健身不难,找对方法就好,而好的产品,就是帮你找方法的 “隐形教练” 呀~
(想知道 AI 教练还藏着哪些细节设计?评论区聊聊,下次接着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