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9/9 10:27:17 浏览量  83 喜欢  2
导读:重点不是 AI 能做什么,而是客户需要什么。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从 2022 年底开始,AI 的浪潮席卷了整个科技圈,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强大的新模型、颠覆性的概念包裹着。作为一家深耕电商 SaaS 领域多年的公司,我们团队内部也充满了兴奋和焦虑。

但喧嚣过后,我常常反问自己:抛开那些宏大的叙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 AI,去创造真正被市场认可的价值?

我发现很多团队,都曾陷入一个误区:过于关注“AI 能做什么”,而忽略了“客户需要什么”。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些更实在的问题:

  • 你对待 AI 的态度是什么?

  • 在 AI 浪潮来临之际,我们究竟属于哪一波人?

  • 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 如何判断解决这个问题的价值有多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你对待 AI 的态度是什么?

在聚焦价值创造之前,我想邀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在你的内心深处,到底是如何看待 AI 的?

我们对待一项技术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我们能用它走多远。

有趣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与 AI 的关系也截然不同。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在中国,我们很多人会把 AI 当作并肩作战的“同事”;

在美国,人们更倾向于将 AI 视为一个帮自己干活的“小弟”;

而在日本,AI 常常被赋予情感,成为可以陪伴的“朋友”,因此诞生了许多情感陪伴型产品。

相比之下,欧洲的一些文化对新技术的态度更为审慎,他们或许更担心 AI 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因此在颠覆式创新上显得相对克制

这个对比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发:我们如何看待 AI,就决定了我们会用它来创造一个怎样的世界。

它是我们的伙伴,工具,还是朋友?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在 AI 浪潮来临之际,我们究竟属于哪一波人?

想清楚了态度,我们还需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在 AI 这场新的“淘金热”中,像我们这样的 SaaS 公司,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我想用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来打比方。

当年旧金山发现金矿,成千上万的人涌去寻梦。这里面,主要有三类人。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第一类,是卖铲子和水的人。

淘金不能靠双手,工具和补给是刚需。这些人是最先赚到钱的,但这个生意需要巨大的规模效应,是少数巨头的游戏。这就像今天提供算力的 Nvidia,提供云服务的 Microsoft 和 Google,他们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是牌桌上的庄家。

第二类,是真正去挖金子的人。

他们是市场的主力,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但历史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空手而归。

那么第三类人呢?他们独辟蹊径,在淘金地旁边开酒店、开餐厅,为所有淘金者提供服务。他们赚的,是整个生态的钱。

那么在 AI 浪潮中,也有类似的三波企业。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第三类 - 把 AI 融入到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中,去解决客户在业务领域里遇到的那些最具体、最头疼的问题。

就像 Figma,它不是一个纯 AI 公司,但它利用 AI 解决了设计师工作中实实在在的痛点,所以市场给了它极高的认可。

看清我们的位置,我们才能保持清醒,不盲目追逐,而是把精力聚焦在真正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事情上。


拨开迷雾,找到那个“真正”的问题

既然我们清楚了自己的定位,那么下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到底什么才是那个值得我们去解决的“真正”的问题?

我见过太多团队,都容易犯一个错误:看到一个表面现象,就立刻冲上去解决,却没有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但是我更推崇的方式是:如果我有 1 小时去拯救世界,我会花 55 分钟去定义问题是什么,只以 5 分钟寻找解决方案。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SaaS 102 | 为什么我要开始写 SaaS 102?》。

对于如何找到问题的本质,我想和你分享一个大楼电梯的案例。

一栋大楼里的租户抱怨电梯慢,最直接的方案是什么?

换一部更快的电梯。但这个方案成本巨大。

后来管理者发现,租户们抱怨的其实不是电梯的绝对速度,而是在等待中产生的“无聊感”。

于是,他们只做了一个极小的改动:在电梯间装上了镜子。

人们在镜子前整理仪表,分散了注意力,“慢”的感觉就这么消失了。

在电商业务中,你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假设你是一个服装品牌,现在面临消费者咨询很多,客服忙不过来的问题。

你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可能下意识会地想去招募更多客服。

但你有没有深入想过去分析那些客户咨询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客户咨询的问题都是服装尺码或者材料相关的问题,那么你要的做的不是招聘更多客服,而是在产品介绍页把尺码和材料写清楚。

这类的信息差有很多,就像我去美国,完全搞不懂他们的服装尺码,他们用数字比如 0、2、4、6、8 表示尺码,而我们习惯用 S、M、L,这种信息差就会导致反复的沟通。

再比如,你是一个主要卖奶粉的母婴品牌,你突然发现自己店铺的老客户复购率暴跌了。

面对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加大促销力度。

但你有没有想过,最根本的原因可能非常简单:客户的小孩长大了,他不再需要婴儿奶粉了,你的解决方案也不再是给老客户发送奶粉优惠券,而是引导他们购买其他年龄段的母婴产品。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所以,下一次当我们面对一个难题时,请千万不要急着给出答案。

我希望大家都能多问自己一句:“这,真的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吗?


像 Zoom 一样,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方案

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我们又该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呢?

这里,我想和大家重温一下 Zoom 的故事。

在 Zoom 之前,线上会议的体验普遍很差。当时的巨头们都认为,问题出在用户的网络不好。

但 Zoom 的创始人 Eric Yuan,这位前 Webex 的工程师,却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

他意识到,用户觉得体验不好,不是因为网络带宽不够,而是因为沟通的“感觉”不流畅。

那么,在线上会议中,什么对“感觉”的影响最大?

是声音。我们可以忍受画面偶尔的卡顿,但完全无法接受声音断断续续。

于是,Zoom 做了一个看似简单却颠覆性的决策:

在网络不佳时,优先保证音频流的清晰和稳定,甚至不惜牺牲视频的画质。

这个小小的改变,彻底解决了用户“感觉”上的痛点,让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Source: Award Consulting

Zoom 没有去挑战那个我们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比如用户的网络),而是从产品内部,找到了那个影响用户感受最关键的杠杆。

这才是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方案。


一个问题值不值得解?用 IMPACT 框架计算一下

生活中、工作中,值得优化的点太多了。但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到底哪些问题才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去解决呢?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考框架:IMPACT,这个框架帮助我们从六个维度去评估一个问题的价值。

比如我们用 Slack 增加 “Thread” 这个功能做一下模拟实验。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基于 IMPACT 框架,我们很快就能判断 Slack Thread 是一个需要优先开发的重要功能。

我再举一个反例:为什么火车上没有安全带?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用 IMPACT 框架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给火车加安全带是一个成本很高,价值很低的事情。

这听上去很冷酷,但商业决策的本质,很多时候就是关于 ROI 的计算。


打造 MVP,从做滑板开始,而不是造轮子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本质的问题,下一步,是不是就该全力以赴,打造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的答案是:千万不要。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非常信奉的开发理念:

Make it work, make it right, make it fast. 

正如下面这张经典的 MVP 对比图。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这张图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让用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

如果我们一心想造一辆完美的汽车,于是先造一个轮子,再造一个底盘……这个过程看似严谨,却隐藏着致命的风险。我们做了一个想当然的假设:从 A 到 B 的那条路,一定适合开车。

可万一,那是一条河呢?

用户需要的,其实可能是一艘船。

当我们耗费心力造出第一个完美的轮子时,我们不仅没有给用户交付任何价值,更可怕的是,我们从未真正走完一遍 A 到 B 的旅程来验证我们的核心假设。很可能,我们的客户早已选择了别的通路。

而 MVP 的思路则完全不同。

我们先给用户一个滑板。它不完美,但它能用,能立刻解决用户从 A 到 B 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用户一起完成了第一次端到端的价值交付,验证了这条路是通的。然后,我们收集反馈,将滑板迭代成自行车,再到摩托车,最终抵达那辆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汽车。

在每一步,我们都在创造价值;在每一步,我们都在消除不确定性。

这背后有太多真实的例子。

AI 时代下,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最早的抖音,它的推荐算法就是靠人工去筛选帅哥美女,先验证了内容方向是对的,才去开发复杂的算法。

最早的 Google 翻译,也是从简单的短语翻译拼接开始。

我们 AfterShip 自己的 EDD,第一个版本也只是用了简单的平均数去计算,先让它能用,后面才逐步引入了更复杂的 AI 模型。

我们追求的,不是第一步就造出完美的汽车,而是先造出一个能动的滑板,让用户即刻感受到从 A 点到 B 点的喜悦。


总结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这么多故事和方法论,其实核心思想非常简单。

第一步,找到问题的本质。 

第二步,判断这个问题的价值。

 第三步,不要找一个完美的方案,先打造 MVP,Make it Work,然后再不断迭代。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跳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直接进入第三步。

AI 的浪潮已经到来,它不是少数技术专家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一位人都可以参与和创造的未来。

希望你也可以找到高价值的问题,从本质出发打造解决方案,在 AI 时代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让更多人了解 AI 时代的关键认知。

也欢迎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将与你分享更多国际 SaaS 相关的观察与思考。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