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分类 [产品经理]
2025/7/30 9:25:49 浏览量  23 喜欢  0
导读:Coze(扣子)宣布开源,AI 开发圈不少人都在转,标题基本是两个关键词:“Agent 开源”、“生态洗牌”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Coze(扣子)宣布开源,AI 开发圈不少人都在转,标题基本是两个关键词:“Agent 开源”、“生态洗牌”。

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例行开源几个组件,比如什么开发 SDK 或 RAG 模块,但认真看了官方说明,又花点时间拉了代码、跑了 Demo,才发现——

这不是简单的开源,而是字节跳动把花几千万打造出来的完整 AI Agent 平台,直接放出来了

更夸张的是,不光是 Coze 平台的工作流和插件系统完整开放,它还把以前只有内部能用的 Prompt 运维系统——Coze Loop——也一并贡献出来了,连线上监控、调试分析、自动评测全都打包奉上。

并且这两个项目的开源协议都是 Apache 2.0 允许商业使用和分发的。

一句话总结:你可以用几行命令,把自己的 Coze 平台部署在本地或企业私有云上,用它搭 Agent、做应用、开服务,完全脱离字节的云。

 

Coze 开源了什么?整套产品

这次开源,其实对应了两个项目:

  • Coze Studio:你可以理解为“Coze 的前台”,也就是我们平时创建 AI 助手、配置插件、设置工作流的 UI 和引擎
  • Coze Loop:这是“Coze 的后台和运维工具链”,以前只有官方能用,现在开发者也能自己接入 Prompt 调试、测试和上线后的数据监控

我先说 Coze Studio。

 

Coze Studio:完整的 AI Agent 开发平台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Coze Studio 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 Coze 的网页版界面。你打开之后,所有熟悉的能力都在:

  • 工作流(Workflow):拖拽式构建流程,不需要写代码,用块和连线定义业务逻辑,熟悉 Notion Flow、Node-RED 的人会很快上手
  • 插件(Plugin):Coze 自定义了一套插件开发标准,接口定义清晰,调用机制干净利落,适合快速对接第三方 API(比如调用数据库、获取飞书通讯录、发起外部 HTTP 请求)
  • 发布支持:构建完成的 Agent 可以快速部署,甚至挂到飞书、微信公众号

它的项目结构也很清晰,前端是 React,后端用 Go 写的,部署也简单,我本地用 Docker Compose 跑起来基本十分钟搞定。

关键是——你可以做二次开发,甚至做 SaaS。也就是说,你不是只能用 Coze 的平台了,你现在可以开一家自己的 Coze 智能体 公司。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Coze Loop:Prompt 开发者的工程化神器

如果说 Coze Studio 是前台开发环境,那 Coze Loop 就是背后的“调度中心 + 运维平台”,它解决的不是“能不能跑起来”,而是“怎么跑得稳、跑得准”。

这玩意以前只有官方能用,现在你也能自己部署、接入、看数据。

我实际体验了一下,它的功能可以说非常“打到痛点”,尤其是做过一点 Agent 应用或者 Prompt 版本管理+运维的朋友,看到这些功能一定会有一种“啊终于有人做了”的感觉。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核心功能拆解

  • Prompt 版本管理
    类似于 Git,你的 Prompt 可以打版本,有历史记录,可以回滚,可以对比变更。再也不用在 Excel 或 Notion 上复制粘贴改 prompt 了。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 自动化评测(Prompt Scoring)
    你可以预设输入,定义评价维度,比如“是否符合语气”“是否准确调用插件”“是否踩雷”,系统会调用模型自动打分,帮助你量化效果,而不是靠肉眼。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 实时追踪(Trace)+ 调用链分析
    每次 Agent 的执行都可以完整回溯,包括 prompt 输入、工作流路径、插件调用参数、响应时间……堪比一套 mini APM 系统。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 性能监控 & 报警系统
    比如哪个 prompt 最近 latency 飙升了、插件接口频繁出错、Agent 命中率下降——这些都能一目了然。

一句话总结:

Coze Loop 把过去调 Prompt 全靠感觉 + 看日志 + 碰运气的混沌状态,拉进了工程化运维的范式里。

 

本地部署 & 接入体验

Coze Loop 的部署也很干净,文档写得算清楚。我实际跑了一下,只需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ByteDance/loop.git
cd loop
docker-compose up

接入时你需要把 Agent 运行日志传给它,它就能实时记录和分析运行情况。也就是说,不管你用的是 Coze Studio,还是自己造的 Agent,只要能发 Trace,就能接进来。

这也是我特别想夸一下 Coze 这次的开源姿态——不仅放了工具,还顺带放了全套 DevOps 工具链,你能从 Prompt 开发 → Agent 编排 → 上线部署 → 数据监控 → 效果评估,全流程闭环。

 

这不是一个平台,是一整条生产线。

这次开源,谁被砍?谁受益?

Coze 这次开源,不是“温和演进”,而是“精准打击”。对比整个智能体开发圈,它直接干掉了“功能不够强的开源项目”,也倒逼了一批闭源平台加速转型。

 

你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来自字节跳动的“降维打击”。

时间线梳理:

  • 2023:最早版本上线,靠免费 GPT 接入吸引用户
  • 2024 初:Coze 国内版推出,支持豆包/飞书/抖音/微信等平台,主打多模态、低门槛应用搭建
  • 中期迭代:引入 Workflow、知识库、插件、Agent 编排
  • 用户问题:功能强大但闭源,无法私有部署,大量企业望而却步

这次开源,等于打通了从工具→平台→底座的最后一公里。

 

打击谁:几个典型竞品和对照组

Dify:闭环做不起来

Dify 是国内目前用得最多的开源智能体平台之一,胜在开源早、文档多、部署方便。但它的工作流和插件系统始终偏“开发者导向”——需要写 YAML、嵌代码,且缺少一个完整的运维链条。

Coze 的 Studio + Loop 上来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 能拖拽、不写代码,工作流逻辑一目了然
  • prompt 可以调试、评分、监控,而不是靠“运气调优”

一句话总结:Coze 提供了“能用 + 好用 + 可运维”的一体化体验。

 

扣子Coze 开源炸场!AI Agent 进入全民创业时代?

Langflow / Flowise 等开源框架:停留在组件层

这些工具虽然在国外开源圈有热度,但本质上是 LLM 接口拼图工具,并不具备平台级能力:

  • 没有权限体系、用户管理
  • 插件机制不规范、耦合度高
  • 发布能力很弱,适合原型,不适合上线

相比之下,Coze 是完整的产品级平台工程。你可以直接把它当成商业产品搭建自己的业务。

 

 

国内云厂商(腾讯、阿里、百度):暂未开源

这批大厂做的 Agent 平台易用性较差,生态没有扣子Coze发达。

而 Coze 一上来就把:

  • 多模型(火山豆包 / 自定义 API)做成可插拔模块
  • 插件系统设计成开放标准
  • 接入平台(微信/飞书)变成一键发布

这些,是大厂生态无法复制的轻盈感。

 

利于谁:3类受益者

开发者:你不是只能用平台,而是能建平台

这次开源之后,普通开发者不再只能托管于他人平台上做应用,而是可以自己搭建一个完整的 Agent 工具,甚至面向企业/行业交付解决方案。

简单说:你可以用它做工具,也可以做产品,甚至做公司。

 

企业:终于有可控 +强大的 Copilot 平台

以前很多企业想上 AI Copilot、智能问答、RPA 等方案,但因为数据安全、私有部署等要求,只能勉强选用功能残缺的方案。

Coze 开源,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 部署在自己的云上,所有数据、日志都在可控范围内
  • 插件/知识库接入企业已有系统
  • Agent 的行为可以清晰设定、可审计、可监控

对于注重“数据主权”的企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创业者:垂类 AI SaaS 的春天来了

用 Coze 开源版 + 定制插件 + 私有数据,你完全可以在某个细分领域(比如:医疗、法律、跨境电商、设计、教育)搭建出一套垂直 AI 工具。

你不需要从零开发,只需要在 Coze 的框架上“打磨业务层”,就能用最小成本获得一套稳定、安全、强大的智能体能力。

 

字节为什么开源?是豪气?还是不得不为?

讲完了功能,我们回过头来问一个问题:

字节为什么愿意把自己耗时两年、花了几千万打造的 AI 应用平台,突然免费开源?

这事看起来像是豪气冲天,但我觉得更多是一种产业选择。

1. 大模型时代,平台留人,生态留心

用过 Coze 的人都知道,它做得好,但之前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闭源、不可控、绑死在火山云上。

这导致很多企业想用,但最终选了 Dify,或者干脆让自家技术团队搭一套简版的Coze 替代。

所以站在字节角度,Coze 如果再不走出去,不但拉不到开发者,也守不住生态。

这次开源,就像放弃卖平台,转而去做“开发工具 + 生态操作系统”。

有点像 VS Code 的思路:我免费给你工具,只要你都在我这儿写代码,总有一天我能从生态里受益。

 

2. 再不动手,就被 Hugging Face + Open Agent + Dify 三杀了

开源圈发展太快了,国外 Hugging Face 的 AutoGen、Open Agent 已经开始做多 Agent 系统,并且有越来越多公司在 GitHub 上跑业务。

国内这边虽然还在早期阶段,但 Dify、Flowise、Langflow 已经把“工作流 + Agent 调度”拼得差不多了。

如果 Coze 还坚持“我们闭源、我们最好”,其实就慢慢被边缘化。

这次直接双开 Coze Studio + Coze Loop,明确了一个姿态:我不仅是产品,也是框架,未来你们可以在我身上搭建属于你们的 Coze。

 

3. 这其实是押注中国 AI 应用生态

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Coze 是少数能真正连接中国本土大模型、国内 SaaS 系统、国内社交平台的 Agent 工具链

如果这个生态跑通了,它的意义远不止一个工具开源那么简单,而是:

  • 能让国内中小团队拥有类似 GPTs、AutoGPT 那种能力
  • 能让企业快速上线自己的 AI Copilot,而不是再等国外新的开源生态
  • 能让中国 AI 应用开发不再总是“晚半年、功能差一截、跑在国外服务器”

你可以说,这是一场提前释放控制权,换更大生态回报的下注。

它赌的不是现在的热度,而是三年后,这批用 Coze 起家的开发者、团队和创业者,会回过头来构成新的 AI 产业网络。

 

最后说句话

Coze 开源,对我来说,不是工具升级,是开发者地位的改变

我们终于可以不靠猜、不靠卡Bug、不靠搬砖,用一整套能看懂、能改造、能商用的 Agent 开发工具,跑出自己的项目、产品、业务。

 

这对个人、对企业、对整个国内 AI 开发生态,都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

如果你还没试,可以从这两个项目开始:

  • https://github.com/coze-dev/coze-studio/
  • https://github.com/coze-dev/coze-loop/

它不完美,但已经足够让你从“用别人平台”,变成“搭自己平台”。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苹果iOS虚拟币充值(抖音钻石、快币、薯币、比心币、他趣币、陌陌币充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