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话框到虚拟伴侣:马斯克Grok4,给AI产品经理指明了方向:情感粘性产品经理


Grok°正式推出基于Grok4大模型的“伴侣”(companions)功能,现在还不支持像GPT一样的记忆功能,目前有上下文token限制,不过记忆功能增加后,数字人的玩法就更加有意思了。

AI大模型的对话框到数字人陪伴迭代方向
如果说AI发展的前端交互发展,那么第一阶段就是搜索框,第二阶段则是对话框,第三阶段则是有视频流、文本数据流的多模态连续对话,第四阶段则是有虚拟形象的数字人动画框甚至是拟人类。
第一阶段主要是在技术限制下,大模型厂商只能够完善底层模型能力,需要二次开发输入多模态将其通过transformer转化为文本模型,才能完成用户的对话,在向量数据库中完成标记。
之前我就分享过GPT的记忆模式上线,其实本质上就差一个数字形象伴侣,产品经理要涉及到对应的场景动作、嘴型以及甚至是一些趣味环节。
朱啸虎:未来80%的agent会被大模型厂商吃掉
随着模型厂商的通用能力增加,加上联网搜索、附件、绘图、视频生成、以及编码这些MCP能力,调用其他应用程序服务,模型厂商的AI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通用能力的。
比如之前我就分享过Manus这类的产品如果不训练微调自己的模型,那么就会被大模型吃掉,结果无非是直接被收购还是被市场竞争掉。
势必都是大模型厂商会做的一条路,就是为用户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达到更高效率,基于这个目的势必通用能力与数字人都是站在更好的能力与用户体验上。
除了有行业壁垒比如医疗这些铭感信息,或者非常细分的领域,大部分的通用领域有有一定占比用户规模数,比如社交、陪伴、电商都是通用行业势必会加入的应用场景,所以前段时间openAI才分享要做电商的计划,因为有用户在前端与流量后,除了广告外就是电商下单。

AI模型厂商的电商系统
数字人的组件与前端应用,需要情感产品经理
最后,相比于用户体验导向的产品经理,情感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将继续增加,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经理不仅考虑用户体验,还需要考虑用户与数字人的粘性,通过对话时间、对话主题内容、对话深度这些客观指标来判断数字人的情感粘性是否够高。
而用户体验产品经理主要是解决用户在功能使用上的体验问题,而对于产品是没有情感寄托的,也就是能够解决问题就行。
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可以总结如下,分别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区别,

其两个职位的评估指标我用AI模型整理如下来自于则不是功能使用率,而是如下指标

今年年底之前,所有的大模型都会上线数字人
我做个预测,在今年12月份左右,所有的大模型厂商都会上线数字人,不管是女友还是男性用户。
总之Grok4的数字人功能将在今年年底成为每个A模型产品的标配,所以现在还在做伴侣的公司,要么被收购卖给这些大模型公司,要么就是聚焦在数字人的生成与数据训练上,而不是数字人背后的对话逻辑与大模型内容。
比如前段时间unity推出的数字人建模,空间数字人建模,以及vision Pro自带的persona,都是可以看出数字人在面部表情、以及人类还原度、甚至是嘴部动作都是一个方向。
如下是vision OS26下的persona2.0。

左边是vision OS26右边是老版本的persona
未来的AI产品经理将会聚焦在数字人与业务场景融入
相比对话服务的AI模型和CRM、OA、电商系统融入,数字人背后依附于多模态的方式将会是所有AI产品经理的发展方向,比如金融咨询家、律师、医生等,这些数字人形象到最后亲人数字人。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