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个周末,重读了下《俞军产品方法论》,将以前的书本上的标记重新整了下,结合《首次创业,失败了。

这个周末,重读了下《俞军产品方法论》,将以前的书本上的标记重新整了下,结合《首次创业,失败了。》,整理了50条笔记:一、产品本质与用户模型
1.产品是企业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产品创造用户价值(如时间、数据、金钱),换取商业收益。 —— 第2章“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2.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同一人可对应多个产品,角色和需求完全不同)。 —— 第2.2节“如何理解用户”
3.用户有五大属性:异质性(千差万别)、情境性(行为受环境左右)、可塑性(认知可变)、自利性(追求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判断常出错)。 —— 第2.2.1节“用户的定义”
4.用户价值是主观的,取决于认知、经验和情境。 —— 第2.3节“如何理解产品”
5.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 第2.4节“如何理解企业”
6.提升用户价值的路径:最大化新体验、最小化旧体验、降低替换成本。 —— 第2.5节“价值交换”7.所有用户行为都是与世界的一次交易,交易创造价值。 —— 第3.1节“交易与交易模型”
8.交易模型关注利益来源(利从何来)与利益分配(利往何去)。 —— 第3.1节“交易与交易模型”
9.用户选择产品的标准:效用组合 - 成本 > 0(成本包括时间、金钱、数据等)。 —— 第3.2节“效用”
10.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具有多样性、无限性和个体性。 —— 第3.2节“效用”
11.边际效用递减:同一体验重复提供,额外满足感逐渐降低。—— 第3.3节“边际”
12.交易成本是用户付出但企业未收到的成本(如搜寻、对比成本)。—— 第3.4节“成本”
13.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标准化(减少不确定性)和线上化(降低服务成本)。—— 第3.4节案例
14.好产品的标准:对用户有效用(解决核心痛点)、对企业有收益、模式可持续。—— 第2.3节“如何理解产品”三、产品设计原则
15.用户体验是完整过程,且因人因时而异。 —— 附录“用户体验评价”
16.发现需求,而非创造需求;用户很难被教育,要迎合而非改变。—— 第2.2节用户行为分析
17.决定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第4.4节“权衡决策举例”
18.满足需求的四层级:底线需求(必须满足)、够用就好(边际回报合理点)、越多越好(高投入产出比)、惊喜(增量效用)。—— 第3.2节效用分类19.产品设计需替用户预先想好,减少用户思考与选择。 —— 第4.1节“理性决策”
20.任何无用功能都是对用户的伤害。—— 第4.4节决策案例四、企业视角与决策
21.企业的核心是发现市场机会(如技术变革)并保持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第2.4节“如何理解企业”
22.企业生存不能有短板,发展可从任何价值点突破。
24.理性决策三要素:理性信念(认知真实)、理性目标(价值最大化)、理性行动(最优解)。
25.多数人只关注行动,但目标错误会导致越努力错越多。—— 第4.2节“决策误区”
26.数据能解决过去,但无法预测未来;决策需结合逻辑与概率。 —— 第4.3节“决策落地”五、产品经理能力与成长
27.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能: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第1.3节“产品经理做什么”
28.关键能力:用户模型(预判行为)、交易模型(设计可持续交易)、科学方法(AB测试/经济学)、人文关怀(同理心)。—— 第5.2节“成长”
29.核心天赋:同理心(理解他人)、洞察本质(用简语言解释复杂)。—— 第5.2节“成长路径分析“
30.积累用户样本量是构建用户模型的基础,需遍历多样化需求。—— 第5.2节“用户模型构建“
31.有效投入时间是成长关键,选择高成长性产品与文化好的团队。
32.学习路径:闭环案例复盘(用户反馈→解决方案)。七、经济学基础
41.产品经理只需掌握四大经济学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 第3章全章
43.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 + 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价格降低则需求上升。—— 第3.6节“相对价格”44.供需定律: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反之下降。八、产品哲学
45.产品属于社会科学,结论具不确定性,需依赖数据与经验归纳。
46.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螺旋上升:无人用的产品无商业价值,无商业价值难持续服务用户。
47.企业生存依赖效率优势:内部组织效率需高于市场。
48.用户有限理性:产品需简化决策,避免用户判断出错。
49.产品即权衡:资源有限时,满足哪些需求、创造哪些价值需精准选择。
50.本质思维:用最简单语言解释复杂问题,越简练越接近本质。每条如果不清楚的,可以对照书籍再看下。微信读书有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