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全家的自助机都是这样的逻辑,那我猜测,绝大多数人在首次使用的时候肯定都是不知道怎么操作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在各种便利店里,比如全家、罗森,自助机是越来越多了。门店无论是出于效率的考虑,还是为了迎合这样的趋势,反正无论是什么原因,总之对我们用户来说,确实是多了一种购物的体验。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多了一种购物体验,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次学习成本。毕竟,不是所有人在第一次使用自助机的时候,都知道是怎么操作的,比如说我。我自认为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毕竟平时逛超市结账、去肯德基麦当劳点单的时候,都是用的自助机器。所以在我的认知里,所有的自助机,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他们的购物流程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上次在全家便利店的首次体验,就让我陷入了尴尬。如果不是会员,那就不用纠结了,直接选“非会员结账”。但是,如果你原来就是会员,你想要结账,你会怎么选?请你思考3秒钟。我当时心里有想,我已经是会员了呀,我不用注册了呀,我要付钱呀。是的,作为一个会员,在当前的状态下,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没有去试试那个“会员注册”是什么流程,反正我就想快点付钱。当我把商品扫码完成,点击“确认付款”后,它就到了一个支付的确认页面。可是,在这个页面,并没有到看到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宝和微信。当时我脑子里想到的情况是,会不会我面前的这个机器是台专用设备,它是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的。但是,很遗憾,那些机器上面也没有在明显的地方表明它是不是专属的。所以关于专属机器的念头就此打消了,虽然念头是打消了,但问题还是存在,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支付呀。看着上面的那些支付类型,经过3秒的深思,我只能凭借着直觉,选了一个最像的“刷卡支付”,毕竟其他几个看着就更不合适呀。接着问题就来了,我用支付宝的码,怎么都扫不出来,页面上也没有任何的提示和反馈。就当我在尴尬和不解的时候,店员刚好走了过来,于是我发出了内心灵魂的拷问“这个怎么付钱?”。当这个问题从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了从前。回想以前在超市、肯德基、麦当劳,当我听到别人向工作人员询问“这个怎么付钱?”的时候,我的那种不解和疑惑。我心想,这不是很简单的吗,这还用问,这都不会?回到现实,当店员听到我的疑问后,用手点了点屏幕,然后跟我说,支付宝和微信不用选,直接扫码就可以付。然后我就再次拿出支付宝二维码,扫一扫,付钱成功。(过程丝滑的不能再丝滑了)但问题是,我没有看到提示说支付宝和微信不用选择呀。这样的神奇操作,如果不是店员的提醒,谁又能知道呢?对用户来说,我到了这个页面,上面既然已经提示:请出示支付码,并且在下面展现了一系列的支付方式。那我肯定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页面上展现的方式才支持,页面上没说的,肯定不支持呀。不仅如此,页面上还有一个“敬请期待”,这就让用户更加的相信,你页面上不说的肯定都是不支持的。那么试问,如果用户是就这样的理解,当他想用支付宝或者微信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不仅如此,这个页面上,下面的那些支付方式,它还是可以点击的,神奇吧。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拿支付宝或者微信扫,也可以手动选择下面的那些方式。不要选择的,用户就直接扫码支付,你只需要告诉用户支持哪些支付方式就可以了。需要选择的,用户需要先选择支付方式,然后再出示相应的支付凭证。但是全家的流程是将2种方式混在一起了,其他方式付款的,你要先选择。支付宝和微信付款的,直接扫码。这样就是2种操作方式混在一起,让用户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如果全家的自助机都是这样的逻辑,那我猜测,绝大多数人在首次使用的时候肯定都是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所以,这样的机器放在那里,真的是为了提升门店的能效吗?当然了,这都是第一次使用的学习成本,下次去全家,我就知道了。